第3651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59 字 1個月前

第3651章

不過,正如范·瓦德里少校曾經說過的那樣,尼甘布堡的位置相對比較理想,其位於一處瀉湖中間,扼守着一條被荷蘭人命名為“荷蘭運河”的水道,因此大型軍艦是不太合適實際駛入停靠的,只有250噸以下船隻才可以保證通行,故而以明軍南路編隊的船均噸位,是很難從海上發起進攻的;並且由於尼甘布堡所在沙洲的位置距離外海超過1500米,因此明軍也沒辦法直接用前裝線膛炮針對尼甘布堡進行遠距離炮擊,所以,唯一能攻克尼甘布堡的辦法就是通過早年康提人建築的兩座聯島橋樑,從陸路對尼甘布堡實施攻擊。

所以,荷蘭人若是兵力充裕的話,就可以依託橋樑實施固守和逐一抵抗,進而拖延明軍的進攻速度,在尼甘布城堡堅持至少一到兩個月的時間。

可問題是,因為明軍的高速追擊,荷軍意外損失了預期中的兵力,如此一來,就沒辦法阻敵於橋頭了,故而,牙一咬、心一橫的瓦德里少校便與德·伊爾卡·安·內瓦爾·范·阿爾加德建議,直接毀掉幾座聯島橋樑。

阿爾加德總督對此比較猶豫,這是因為,尼甘布堡內只有幾艘本地土著捕魚所用的小船,一旦毀掉橋樑,位於瀉湖之中的尼甘布堡與外界失去了聯繫,死守就有可能變成守死了;而明軍也可以無視尼甘布堡的荷軍存在,讓荷軍自生自滅。

阿爾加德總督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明軍來勢洶洶,容不得荷軍有所猶豫,因此,見總督患得患失,瓦德里少校便自作主張的下達了毀橋命令,結果守軍心急火燎之下,並不是明軍攻到哪摧毀哪的橋樑,而是一口氣把兩座聯島橋樑都給燒了。

如此一來,明軍固然沒辦法立刻從陸地方向展開進攻----明軍不是沒有架橋、修橋能力,因此荷軍的毀橋行動實際效果不大----但荷軍也被迫自行封閉起來。

按下自閉的荷軍不說,並不願意在科倫坡-尼甘布一線耽擱太久時間的羽林師師長楊存孝估算了一下架橋所要的時間,心裡便打起了退堂鼓;於是,跟坐船來到尼甘布外海的寧虎取得了聯繫,通告了自己的想法。

寧虎經過權衡,同意了楊存孝的意見,因此,攻打尼甘布的明軍就只留下一些夜不收監視尼甘布荷軍行動,其餘的押解着俘虜返回了科倫坡,不過,也正是因為有俘虜的存在,明軍回返科倫坡的速度要比來時慢了不少,以至於花了去程的一倍時間才回到科倫坡。

然後,寧虎留下羽林師第三團及羽林師直屬輜重哨、6艘武裝商船在內1800餘水陸官兵留守科倫坡,剩餘部隊未做更多休整,便登船前往保克海峽,攻擊馬納爾島上馬納爾城堡----當然,由於羅摩橋的存在,從拉克代夫海進入馬納爾灣並不容易,不過,明軍有帶來吃水較淺的俘虜荷軍運輸船,因此可以輕易的完成必要探索工作,引導明軍主力艦從較深處通航······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