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5章
大明要首先搞清楚英國代表是代表英格蘭共和國的還是代表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倫敦商人在東印度貿易的公司)才能與雙方展開進一步的談判----是的,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目前在印度還沒有一塊可以稱得上是殖民地的牢固地盤,且大明也不可能低三下四的跟區區商賈組織進行平等的談判。
結果,查證下來,英國使者的的確確是克倫威爾的代表,而不是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代表----其實這件事是朱由崧搞了烏龍,這是因為目前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還沒有獲得英國王家特許的自主佔領地盤、鑄造錢幣、建築要塞、組織軍隊、結盟和宣戰、簽訂和平條約和在被佔據地區就民事和刑事訴訟進行審判的權利,自然也就不可能摻和進國家級別的外交談判中----因此,橫海都司才進一步與英國人談了下去。
然而問題很快出現了,由於英國人目前沒有在亞洲有可以立足的地盤,又由於英國人對神秘的中國充滿了興趣,因此英國人不同意建交后兩國大使互不進入對方首都的談判前提,故而中英談判很快就進行不下去了,但中英還是有互相承認的要求的,所以,經過一番變通后,由大虎屋和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達成了互相擔保協議。
根據該協議,今後英國商船進入龍牙門及錫蘭等地貿易,必須獲得大虎屋於印度各地及沙廉、阿鎮等地商棧簽發的限定船隻數量、限定到港人數、限定目的地港的單程簽證才可,否則大明水師有權拒絕英國商船入口乃至擊沉和俘虜英國商船;而與之對等的是,大明商船在進入英國專屬港口前,也應該獲得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簽發的相關簽證才行。
對,沒錯,這份擔保協議的實質是以大虎屋與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互相承認取代了明英兩國的建交----當然,這麼搞,多少有些不倫不類,但如果英國在本時空中依舊出現王朝復辟、共和國被推翻的一幕的話,那麼作為世界上少數不承認英格蘭共和國的大國,大明在接下來的中英關係上會佔有一定的主動權了。
結束了中葡建交談判和大虎屋與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相互承認談判后,三國進入了最最關鍵的通商條約的談判;不過實際也沒什麼好談的,大明是歡迎歐洲國家來貿易的,且目前也沒辦法壟斷印度對外貿易,因此,只要英葡兩國同意本國商船不在大明禁止的情況下進入龍牙門以東海域進行商貿、探索,不在金洲(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新建商館(但可以保留沙廉和阿鎮的商館),大明便得以答應不加限制的在龍牙門港向兩國提供香料、茶葉、瓷器、絲綢等一系列東方商品,並承諾不侵犯兩國在印度、波斯的殖民地及各種特權,同時還允許兩國在不危害大明利益的情況下,在印度和錫蘭等地開設更多的商館、進行和平貿易;當然,在相關的通商協定背後,大明朝廷並沒承諾約束南安郡公的部下在印度洋海面上收取通海費的行為,也算是給整個通商協定留下了一處暗門。
並不知道大明還約定的關稅外,還有這麼一筆通海費的英葡兩國使者----其實葡萄牙人是知道有通海費這件事的,但葡萄牙人覺得相比運回去歐洲后可以高價銷售的中國商品來說,鄭家收取的通海費實際是九牛一毛,所以為了保證大的利益就沒有吱聲----很快同意了大明在通商問題上的要價,於是橫海都司很快代表大明與葡萄牙籤署了集停戰、建交、通商協定於一體的《戊戌明葡龍牙門條約》;而中英之間也達成了由大虎屋與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簽署的類似明葡條約的雙邊商業協議。
就此,大明再次打開了與歐洲的正常貿易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