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0章
將冷邊、沈邊兩長官司改組為百戶所並迫使兩個百戶所各派遣20名士兵、20名民夫加入朵甘都司軍后,王襄一面留下200名明軍及150來自黨壩、促侵、松崗的嘉絨藏族民夫守衛大渡河要點,一面指揮剩餘部隊繼續殺向魚通安撫司境內。
魚通安撫司跟俗稱明正土司的長河西魚通寧遠安撫司的關係比較複雜。
在元代,魚通安撫司與碉門、黎、雅、長河西、寧遠等安撫司一起隸屬於吐蕃宣慰司;是的,當時沒有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的概念,直到明初洪武年間,當時擔任元朝四川行省的右丞的長河西剌瓦蒙比較恭順,率先向大明輸誠,洪武皇帝一高興,為了樹立親明樣板,便命令剌瓦蒙兼任了魚通、寧遠等地安撫使,並於永樂年間正式設立了包括魚通地區在內的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
可是在永樂皇帝去世后,當時的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司逐漸疏遠了與大明的關係,於是宣德皇帝便下令分割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使司的部分土地,重設了魚通安撫司,不過由於魚通安撫司曾經是長河西魚通寧遠宣慰使司的一部分,所以,魚通土司與明正土司之間關係是親而不近,偶爾還有不足為外人所道的齷齪。
因此,時刻提防明正土司再次吞併自己的魚通土司見大明軍隊開到,便第一時間歸降於王襄馬前,既然魚通土司知趣,王襄也沒有刻意為難對方,便按照明廷的有關規定授予了魚通土司以郡男爵位及魚通千戶所掌千戶事的職務,並要求其派出50名士兵和50名民夫隨軍。
魚通千戶一一照辦后,王襄便再次出發,攻向了明正土司的核心地帶打箭爐。
早在王襄進軍嘉絨本部的時候,對明軍一舉一動十分關注的明正土司旦嘉登錯就知道了明廷欲重建朵甘都司及將各地土司改為衛所的消息,還知道了明軍不惜付之武力的決心,因此,自問打不過明軍的旦嘉登錯便想出了趁王襄部耽擱在嘉絨本部的機會派人去成都疏通的主意。
然而由於旦嘉登錯早先內附滿清的劣跡,所以,其派去疏通的人員在成都四處碰壁----期間錢花了不少,但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答覆----因此在疏通失敗的親享下,旦嘉登錯就只能放棄了所有的幻想,準備通過武力抵抗來打消明軍肢解明正土司的決定。
當然,由於旦嘉登錯確定自己的部下打不過來勢洶洶的明軍,所以,他制定了一個通過碉樓堡寨遲滯明軍行動,然後襲擊明軍糧道,迫使明軍退兵的計劃。
故而,當王襄部在離開魚通千戶所轄區后不久,就遭遇到了明正土司布設的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