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0章
由於抽調了大量有生力量南下清化救援,所以等吳三桂部鑽出越北山地沖入紅河平原時,安南北部州縣府道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往往“明軍”百十人就能輕易的奪取越北一縣一州----當然,這也與安南的州縣跟大明內地的集鎮相差無幾、本就沒有太多防禦能力有關----千八百人就能攻下安南一道首府,可謂是勢如破竹。
明弘光十五年五月七日,吳三桂部主力開抵升龍城下;面對吳三桂的勸降,后黎朝東京守備、鄭氏主府五軍都督、宏安侯鄭平毫不顧忌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東亞戰爭遊戲規則,以斬殺吳部勸降軍使的方式,表明了自己堅決抵抗的決心。
說起來,鄭平之所以敢冒大不韙還是有一定底氣的。
這不,雖然城內兵馬大部隨勤王軍覆滅在了朱河以北地區----由於當時信息傳遞不便的緣故,此時鄭平並不知道勤王軍完蛋的事情,這也是他盲目堅信自己能守住河內的一大原因----但鄭平還是通過收攏周邊州府兵馬、動員河內百姓參戰等手段,搞出了一支2~3萬人的守軍,而吳三桂部在留下守衛糧道的兵馬以及四齣打糧的部隊后,出現在升龍城下的“明軍”總計也就2萬餘人而已,並不佔有任何的優勢,更無法滿足“倍則圍之、十則攻之”的戰爭原則,是故,鄭平不相信,自己會守不住東京城。
是的,吳三桂手上不但兵馬有限,其中真正的明軍更是不到五分之一,而且還缺乏必要的攻城炮,一般來說是很難動搖了河內城防的;但吳三桂指示高平莫氏及三桂土司兵馬在河內周邊進行了大規模的搜捕,從而在獲得了大量稻米、耕牛的同時,抓捕到了三萬多名安南百姓;隨即,吳三桂便驅趕這些被抓安南百姓中的老男、老婦及部分青壯男丁覆土填壕,堆土攻城,用這些安南百姓的血肉鋪設出了若干條直抵河內城頭的攻擊通道。
鄭平也試圖破壞這些通道,但明軍在近距離釋放火銃、弓箭乃至於仰射虎蹲炮----勤王軍南下時,帶走了大量的軍械,所以等吳三桂部攻到城下時,守軍嚴重缺乏火槍和軍用強弓硬弩,只有幾門無法俯設的火門炮和一些滾木礌石勉強充數,在一定程度上是被明軍的遠程武器給壓着打的----有效的阻止守軍的行動。
等確定保住了直達城頭的攻擊通道,吳三桂便命令各土司的狼兵展開攻擊。
狼兵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嚇人,但實際卻大多缺乏甲胄和堅固兵器,所以戰鬥力很是存疑,不過,明軍也是不差餓兵,給攻城的土司部隊配屬了大量明軍淘汰的紙甲、皮甲,雖然還做不到人手一件,但卻大大加強了狼兵們的防護能力,使之能更加無畏的發起衝鋒。
相比有了甲胄的狼兵,河內守軍卻只有對身後家人安危的擔心作為加持,所以,當狼兵們沿着土山通道衝上城頭與守軍展開搏鬥時,場面是異常的慘烈;但最終,安南守軍還是憑着保家衛國的信念,在付出極大代價后,將狼兵們趕下了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