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8章(1 / 1)

第3778章

雖然明軍還沒有攻佔安南的鎮安府,雖然紅河流域、朱河流域還有大量安南軍民在武裝反抗,但接到阮氏一族及阮主主要部將已經登船前往廣州的電報后,明廷還是立刻對外宣布已經收復了原安南承宣布政使司全境,並在稍後做出了分割安南的決定。

根據這個決定,大明首先與恢復占城國號的占婆簽署了一份以茶曲河及其支流為明佔兩國接壤地區東段分界線的劃界條約,並約定在進行必要的勘界后,簽署一份關於明佔兩國西段邊境劃分的條約----在明佔西段邊境線確定后,明佔兩國還要分別與瀾滄王國勘定邊境線、簽署相關的邊境界分條約。

在依照事先約定將茶曲河以南歸還佔城后,明廷接着將茶曲河以北至原明安邊境以南的安南國土一分為三,設立了交趾、九真兩個道及日南都司等三個一級行政區。

其中交趾道下轄河內、海陽、寧原(即原安南太原、北寧、北江等地)、諒山、西池(即原安南山西、越池、和平等地)、南定等六個府,首府為河內府。

九真道下轄清化、榮州、順化、會安、鎮安(尚不在大明控制之下)等五個府及西原直隸州(屬於明、占、瀾三國尚未議定的待劃界地區),首府設置於兼顧全道南北的榮州府。

日南都司則下轄宣光、河江、高平、北、老街、安南萊州等地及拾宋早再山以東、黑水河(李仙江)河谷等原安南西北山區內一眾土司----大明雖然同意宣光武氏、高平莫氏擴大領地,但為了避免日後尾大不掉,在日南都司設立后,大明將日南都司境內的一眾土司整合為32個衛、12個獨立千戶所及8個直屬縣,武氏統治其中3個衛又1個獨立千戶所、莫氏統治其中六個衛;並且大明還冊封兩家為郡王,同時還安排兩家家主輪流前往遠離兩家老巢的都司治所老街出任都司都指揮使(實權掌握在大明派遣的都指揮使同知手中),如此既履行了之前對武氏莫氏的承諾,又為日後分化瓦解兩家預埋了伏筆。

對安南的分割雖然在紙面上完成了,但由於安南全境並未完全順服----相對來說,阮主控制的安南南方比較穩定,這一方面是阮主政權的高層基本都被送往南京了,當地反明力量群龍無首,沒辦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來,而另一方面則是藍江以南至茶曲河以北這片區域內的沿海平原異常狹長,沒有反抗軍可以容身的縱深,反明武裝就只能逃入生活困難的長山山區內自生自滅,就算能勉強活下去,也沒有實力出山襲擾----所以明廷並沒有撤回除羽林、建武兩師外的征討部隊,相反還進一步增加了大量從國內精簡下來的內鎮兵。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