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3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89 字 1個月前

第3823章

從恰丹穀道到阿拉克穀道的直線距離只有230公里不到,清軍騎兵一晝夜就能趕到,所以一開始是不存在什麼補給問題的,但如果清軍一擊不能得手,則後勤問題就會成了壓倒清軍出擊部隊的稻草,所以,安排李成棟率部在清軍後方搗亂,更能發揮牽製作用。

對於衛國臣的最新安排,朱由崧還算滿意,便微微的點了點頭,不敢怠慢的衛國臣見狀,不敢怠慢立刻從朱由崧面前退下,轉身去聯絡特斯河城和西路軍了。

衛國臣剛剛離開,朱由崧正想說些什麼,錢祿走進來向朱由崧報告道:“皇爺,上栗縣侯沒了!”

張良相在南下指揮對富春的攻擊時,卧病不起,雖然在安南戰事暫告斷落後,被立刻接回國內修養,但不知道是不是在安南耗盡了元氣,所以病情一直沒有改善,因此煎熬到現在終於油盡燈枯了。

接到噩耗的朱由崧唏噓不已:“朕還想大用他的,誰知道,太可惜了!”

是的,張良相也算是非武學生中指揮火器部隊最有靈性的將領了,所以,朱由崧原本是想讓其接替即將退休的劉肇基出任大都督府參軍司掌司事的,結果沒有想到,原本讓其南下鍍金的決定卻斷送了其性命,這讓朱由崧頗為的無奈。

只是,人已經死了,後悔也沒用了,所以,朱由崧沉吟片刻后,決定道:“追封張卿為上栗縣公,併名禮制院擬一美謚。”

張良相原本是承襲三代不降等的縣侯,現在追晉縣公,並不是說其子就能繼承縣公爵位了,而是縣侯不降等的次數+1,雖然也不能什麼特別的厚遇,但也算是給予優待了----張良相主要是病死的,若是戰死的,那子孫的待遇會直接拉滿。

安排完對張良相的追封事宜,朱由崧又考慮了一會,決定利用張良相的死,對大都督府進行一次洗牌:“着嚴德桓晉爵新通郡公,許昇燾晉爵新山郡公、趙之龍為南萊郡公、劉孔昭為南田郡公、寧虎為新東郡公、高傑為南狹郡公、尚可喜為東嶺郡公、劉肇基為南榆郡公;趙光遠、黃蜚、金聲桓、方國安、馬得功、卜從善、李振海、田雄、曾英晉爵郡侯;以上郡公、郡侯可於岱輿、員嶠東北各島置藩。”

在場眾人眼珠都瞪出來了,要知道,原本大明軍功受爵的將士,只有升到縣公才有機會就封藩國的,現在朱由崧把封藩的標準降到了縣侯,這就有些玄妙了。

但朱由崧卻不管臣子們是怎麼想的,繼續命令道:“調高傑為靜海都司都指揮使、吳三桂出任橫海都司都指揮使;任趙光遠為饒余都司都指揮使、沐天波為金微都司指揮使、尚可喜為朔方都司都指揮使、李振海為朵甘都司都指揮使;柳宜昭為大都督府武學司掌司事、鄭鴻逵為大都督府條例司掌司事、張德茂為大都督府戰史條例司掌司事、李成棟為大都督府輿圖司掌司事、丘越為營建司掌司事······”

在對大都督府進行徹底的人事變動的最後,朱由崧言道:“調余龍為大都督府參軍司同掌司事······”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