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6章
與愛新覺羅·巴爾堪部大規模襲擊江字堡不同,張肅部雖然也遭到了夜間冷槍的襲擊,但這種襲擊更像是騷擾行動,除了讓張部官兵沒怎麼休息好外,並沒有造成更多的損失。
既然夜襲沒有給張肅部造成多大的麻煩,那麼天亮后,就輪到西路軍主力發威了。
不過,巴爾堪似乎預料到了明軍天亮后的行動計劃,連夜就把原來阻路的射手給撤走了。
既然沒有了阻路的清軍銃手,那明軍張肅部便以勢不可擋的殺回到了雙子堡前。
考慮到雙子堡一線是西路明軍突出阿拉克鄂博山口的最後一關了,所以,張肅預計自己將在雙子堡遭遇到最大程度的抵抗;只是張肅認為清軍只有2天多的時候用來恢復雙子堡的防禦工事,應該是擋不住明軍全力攻擊的。
事實也是如此,在明軍的炮火面前,無論是雙子堡南側堡砦還是北側堡砦都很快陷入了彈雨及火海之中,並在最短的時間內失去了防禦進攻者的能力;但問題,巴爾堪部似乎沒有失去太多的戰鬥力,其剩餘部隊依舊堵在雙子堡及雙子堡後方的坡谷內,意圖與迫近奪取雙子堡的明軍展開白刃戰。
由於視角和視界的關係,明軍沒辦法發現雙子堡後方坡谷內清軍的具體情況,也無從談起用炮兵逐一摧毀,所以,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張肅就只能做出了派兵攻佔雙子堡南側堡砦、以獲取炮兵觀測點的決定。
考慮到奪取雙子堡南側堡砦時肯定會遇到清軍精兵的阻擊,因此為了打好這場肉*搏戰,張肅調用了全部的轉管短火銃來裝備突擊部隊,並在突擊部隊登山之前用火炮反覆轟擊南側堡砦周邊地區;但等突擊部隊衝到南側堡砦近前時,還是冒出來大量的清軍白兵予以攔截。
明軍便先用短火銃和步銃在近距離射殺,然後揮着戰刀及挺着槍刺與殘餘的清軍白兵展開了極其殘酷的搏殺。
因為京營官兵目前普遍只穿着布面鐵甲或布-紙甲,比不得清軍精銳的皮甲-布面鐵甲或鎖子甲-布甲的組合----其實清軍中能批雙重甲的士兵也不多了,至於原先能批三重甲的超級兵王,更是死的所剩無幾----所以,在白刃作戰中,京營士兵的損失遠比清軍大了;幸好,明軍一開始這波銃射,打死打傷了較多的清軍,算是給自己的進攻清除了相當的障礙,這才讓突擊上來的明軍靠着人數上的優勢逐漸佔到了上風。
巴爾堪其實沒有注意到己方在南側堡砦的官兵已經傷亡殆盡了,但卻按照預先的計劃,持續的向南側堡砦所在的山脊線投入兵力,所以,為了應對源源不斷增援上來的清軍,第一批攻上山脊線的明軍幾乎都打光了手中的全部銃彈,這才保住了勝利成果,堅持到了己方後續增援的抵達。
當後續登上山脊線的明軍進行一通齊射后,阿拉克鄂博山口南側堡砦才再一次牢固的掌握在了明軍手中。
有了南側堡砦作為炮兵觀測引導陣地,清軍的一切行動就無所遁形了,自然也就不能在明軍的炮擊下保住雙子堡北側堡砦;不得已,巴爾堪部就只能退出阿拉克鄂博山口,前去與包圍山口外大營的另外15000清軍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