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5章
“又打進來一粒銃子!”晁正銘的聲音傳了進來。“大方,你仔細看了,銃手什麼位置!”
聽到楊金貴接力傳來的話,任大方的臉火辣辣的,當即再次仔細查看了起來。
好一會後,任大方無奈的說道:“發現他了,不過這傢伙在八十丈(約270米)外呢,咱們應該是夠不到。”
甲子堡里有兩桿三眼銃、一桿魯密銃、一桿擎電銃、六張馬弓、兩張步弓以及若干支一個支架就能點火發射的火箭,但其中射程最遠的魯密銃也僅能射擊三十丈(約100米)內的目標----魯密銃最遠射程可達150米,但100外就不知道飛哪去了,所以對於超過100米的目標,魯密銃是沒辦法實際單銃精確射擊的,必須依靠十支魯密銃以上的密集射擊來碰運氣----根本沒辦法威脅了八十丈的清軍射手。
“八十丈?旋膛銃八十丈外還能有這樣的準頭?”
別怪楊金貴驚駭,270米外能一槍打入內徑0.3米見方的堡樓射擊孔內,就不止是神準的問題了,要知道根據大明兵部公布的數據,清軍旋膛銃的最大射程不過一百一十丈(約374米),有效射程不過七十五丈(約255米),現在已經明顯超了。
難不成,是清軍在制銃技術上有了突破----其實應該是火藥成分配比上有了突破?
楊金貴正擔心着,就聽晁正銘的聲音傳來:“建虜應該是拿着之前京營損失的步銃在射擊吧?”
楊金貴一拍大腿:“沒錯了,應該是這樣才對!”
其實楊金貴和晁正銘只是猜對了一半,清軍的確在夾擊阿拉克穀道的戰鬥中繳獲了一百多桿京營用前裝線膛步銃,但同時繳獲的明軍彈藥卻不多,所以,現在清軍射手用的明軍步銃與清軍彈藥的組合,因此270米已經是清軍射手能保持射擊精度的最大有效射程了。
晁正銘側着身子從樓梯爬了上來:“棚長,要是建虜大規模使用京營的步銃,那咱們豈不是被壓着抬不起頭了嗎?”
楊金貴想了想,以不以為然的語氣說道:“就算建虜能用京營的步銃封住甲子堡的射口,但要想拿下甲子堡可不是光靠封鎖就行的,還得靠人來奪取,所以,放下心吧,咱們還是有機會殺死那些建虜的。”
沒錯,甲子堡真正的作用不是殺死正面的敵人,而是利用面對北固城南城牆的一面,從背後攻擊攻打城牆的敵軍,所以,為了防止甲子堡內的倒打火力,清軍不能只封住甲子堡的正面射擊口就算了,還需要奪取甲子堡才行,因此,守軍完全有機會在清軍強攻甲子堡時,給予對方重創的。
晁正銘砸吧了一下嘴:“那就最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