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9章
稍後,預備攻擊【白哈堡】的騰驤師第三團派人小心翼翼的摸到堡邊、攀上堡牆、進入堡內搜查了一遍,這才打開堡門,迎接騰驤師第三團主力的進駐。
不過,在明軍的戰略中,【白哈堡】也好、【巴彥侖其堡】堡也罷,並不合適留存,所以,明軍主力在西字堡留下1個哨和2門1.5寸野戰炮后,主力全部前移至了距離西字堡僅有2.5公里的【巴彥侖其堡】堡暫住,至於【白哈堡】這邊,則在搬走了清軍留下的物資后,用一把大火將其徹底給焚毀了----在燒掉需要較多兵力把守的【白哈堡】的同時,明軍卻在【白哈堡】后相對高程50餘米的白哈丘上建築了觀察哨樓,以居高臨下警戒周邊地區。
當年六月十六日,馬不停蹄的明軍開始向【巴彥侖其堡】堡3.5公裡外的【三水堡】移動而去。
【三水堡】,顧名思義是位於唐努河及其他兩條支流交匯處,其中唐努河主流及名為野驢河的支流從堡子的正南和正西流過,正好形成了L形的天然護城河,使得【三水堡】的東西兩面較難攻擊----唐努河主流西面1.6公里便是地勢逐步拔高的山麓,清軍在這個方向,依託山麓及三水中的另一條東西走向溪流,布設了一處三角形的堡壘【巴彥侖其堡】和一座前出哨樓來掩護【三水堡】的西側,同時之前與唐努河主流平行的支流,也匯入了這條東西向的山溪,以至於【三水堡】西側土地較為泥濘,形似沼澤窪地,雖然不影響人馬行動,但重炮什麼的,就較難通過了----所以一般來說,攻擊者應該選擇東北兩面展開進攻較為合適。
但要從南方而來的明軍真要從【三水堡】以東展開進攻的話,首先要突破位於野驢河兩岸----其實主要是北岸----大約1.5公里寬的寒帶密林,這就對明軍來說不友好了。
是的,明軍的確有工兵可以在林帶中開闢道路,但一方面明軍不知道這片林帶的寬度具體有多少,另一方面明軍也擔心清軍埋伏在林帶中發起近身突襲以抵消明軍在火力上的優勢----逢林莫入----所以,權衡再三,楊存孝只能選擇從跨過唐努河主流,由西向東攻擊實際是座小城的【三水堡】。
為了攻打【三水堡】,明軍就必須首先排除了【三角堡】及與【三角堡】隔着山溪對持的前出哨樓;考慮到前出哨樓能夠得到後方三角堡的炮火支援,楊存孝一面命令工兵協助步兵和炮兵在距離前出哨樓1000米外設置炮兵陣地,一面又命令小股步兵攀上山麓,從三角堡火力死角迂迴逼近前哨陣地。
清軍注意到了明軍的動作,猜到了明軍的企圖,便果斷從三角堡調兵越過山溪,於前出哨樓西側山坡布設新的狙擊陣地,籍此阻止明軍小部隊的迂迴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