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4章(1 / 1)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72 字 1個月前

第4034章

明弘光十九年、清興泰二年、西曆1663年二月,后金汗庭緊急向昆堅都司通報,稱和碩康貝勒愛新覺羅·玄燁----后金在去國號、帝號后,愛新覺羅宗室中最高爵位其實是多羅貝勒,並沒有什麼和碩貝勒,但考慮到興泰帝年幼尚無繼承人,玄燁某種情況下是有可能繼承汗王的,且他還要前往南京擔負人質的重任,因此出於褒獎及安慰的目的,專門給玄燁特別授予了和碩貝勒的爵位,號稱位同一字並肩王,地位高於一眾多羅貝勒----的生母因為兒子作為質子不日遠行、恐再相見之日,所以憂傷過甚,遂於正月里病死了。

后金方面考慮到玄燁需要守孝的問題,希望能將玄燁南下的時間向後拖延,但作為告罪使的固山貝子愛新覺羅·常阿岱及《喀拉庫爾和約》中約定的賠款可以按兩國原來的約定,於當年四月後,送來大明境內。

接到后金通報的昆堅行都司不敢怠慢,當即第一時間電告了南京,於是相關報告便很快遞到了朱由崧的面前。

對於康麻子要緩幾個月前來大明,朱由崧並不在意,因為他知道另一時空中,康麻子“聖君”的名聲其實是康麻子授意那些無恥文臣們給吹捧出來的。

真正的康麻子跟他那位愛寫詩的孫子一樣,除了好大喜功外就只有偏執、好色、弄權、怠政這一系列昏庸的表現,放到中國漫長的封建史上,與歷朝歷代的皇帝相比,不過是中人之上的那種,根本算不得上的頂尖的明主,更稱不上什麼雄才大略。

況且本時空與朱由崧前世時空的歷史線已經完全不同了,所以,即便康麻子能抓住一線機會來個絕地大翻盤,那麼,登臨后金汗位的他也未必能帶領如今的八旗走向輝煌。

因此,朱由崧對康麻子的孝心大表讚賞,並大度的同意,康麻子可以晚三個月再啟程----其實朱由崧的決定挺噁心的,因為現在的康麻子畢竟不是帝王,不可能只守二十七天的孝,按禮制,他得為生母服斬衰才合理,那可是二十七個月的孝期,但朱由崧這麼安排對外也是能解釋得過去的,要知道康麻子現在擔負后金的國家重任,忠孝自然是忠在前、孝在後的,所以南下是康麻子的責任,他必須要有取捨的,更何況,沒人阻止康麻子一邊做人質、一邊替母親守孝嘛!

接到大明的回復,年紀輕輕就有城府的康麻子當然非常失望,但后金汗廷卻鬆了口氣----眼下后金正在全力應對哈薩克人,自然不想觸怒了大明,讓大明撕毀了和約的----於是康麻子的啟程時間就被確定在了當年的四月底,而常阿岱和后金要支付的賠款則先一步在三月底之前送往昆堅行都司。

“三月底,那也就沒兩天的事了!”朱由崧想了想,扭頭向身邊的大都督府參軍司掌司事陳博祺道。“計劃是先撤三個團一個炮兵哨,秋天之前再把剩下的兵馬給撤回來?”

陳博祺應道:“是,正是分兩批撤回,以免被建虜鑽了空子!”

朱由崧點點頭,又問道:“昆堅地這邊的勇士營已經組建了幾個了?”

陳博祺答道:“計劃組建三個,目前已經完成了兩個,還有一個正在組建之中。”

朱由崧立刻探問道:“現在北地各都司勇士營共建成了幾個團?”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