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不一樣的明軍(1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2466 字 1個月前

南安府,大庾城。

大庾城是江西與廣州交界的一座小城,人口不足萬,駐兵卻有兩千之多。

這裡是防禦廣東的第一個堡壘,也是進攻廣東的橋頭堡。

不過大瘐城一直沒有等到金聲恆大舉進攻的主力軍,反而將廣東明軍給等來了。

望着城外一萬餘明軍鋪天蓋地而來,大瘐城守將差點直接將眼珠子瞪了出來。

這還是他熟悉的明軍么?

若不是這些明軍還打着‘李’字旗號,遠遠的還能模糊認出將旗下的李明忠,這個打過好幾次交道的老冤家,他都有點懷疑這是昭武皇帝的御林軍開過來了。

明軍軍紀明顯比之之前強上了太多,鬆散的行進隊列再也看不見,平時間行軍之時還有嬉笑打鬧者,但如今卻是再也看不見。

放眼望去,看不到滿臉皺紋還在軍中充數的老弱,軍中的披甲率也高的嚇人,一萬人中竟然有數千披甲兵,還有近千騎兵徘徊在步兵左右,個個披甲執銳,行動間進退有序,顯然也是精銳。

李明忠啥時候有這樣的實力了?還是說廣東並不似上官所說的那般,大部分並非是蠻荒之地,而是如同江南一般膏腴之地?!

若非如此,李明忠就算將韶州刮地三尺,也無法在這幾個月時間之內便即讓他本部如此渙然一新。

大瘐城東面城牆背靠芒山,南面城牆有餘水環繞,只有西、北二門可攻,長寬各不過數里,城池小地形複雜,這一萬餘明軍再配合隨同而來的水師,就能夠將之圍的水泄不通。

而明軍顯然也明白這點,不過卻並沒有圍死城池,而是大營扎在城西,北門並無堵死。

這當然是圍三厥一的老套戰術,這種戰術能自古流傳至今天,顯然有它存在的理由。

起碼眼見有路可逃,儘管知道這條路也是九死一生,但到最危急的關頭,大家還是會忍不住嘗試一下自己的運氣。

不過大瘐守將卻是不會象小兵一般去賭自己運氣,可以說在看到對方有近千騎兵后,大瘐守將就再也沒有逃跑的念頭,離開城池,兩條腿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快的過四條腿的騎兵。

大營立穩之後,明軍並沒有急着攻擊,甚至連攻城器械都沒有去伐木製造,反而開始埋鍋造飯,就如同前來郊遊一般。

不多時,明軍大營便開始喧囂起來,無數的士兵興高采烈的揣着飯碗,十幾人圍成一夥,吃着大盆菜,相互之間嬉戲打鬧,吵鬧聲數裡外的大瘐城清軍都清晰可聞,所有清軍都看傻了眼。

軍隊吃飯一般情況下,都是嚴格按照飯點而來的,除了訓練之時,甚至還會對每餐的數量加以限制。

但明軍似乎根本就沒有這個規矩,雖然這個點還不是飯點,但他們卻是真就這般開吃了起來。

看着這些明軍吃的如此歡快,酣暢淋漓,城頭上觀望的清兵個個都覺得有些飢餓,但卻也只能羨慕的看着,等待着吃飯時候的到來。

好不容易看着明軍吃完收拾乾淨,再挨了大半個時辰,大瘐城清軍這才等到了自家吃飯的時間。

但看到自家的伙食后,這些清軍心理就更不平衡了,老遠就能看到明軍吃的可是乾飯,而他們現在吃的則是稠粥!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