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霞關,李成棟遇到了最大的阻力。
作為三省鎖鑰,戰略極為重要的仙霞關,只要堅守住了這裡,福建李成棟就別想再向浙江行進一步,因此滿清在這裡布置了福建省內,最多的嫡系兵力。
漢八旗有兩千人常駐於此,另外還有兩百名滿八旗留守,這已經是出奇高的規格了。畢竟就算浙江省會杭州,也就駐守着五百滿八旗兵而已。
滿八旗駐守,那就意味着這裡是絕不容有失的要地,畢竟滿八旗可是滿清的親兒子,一旦有失,斷不會容忍和姑息。
至於綠營兵,更是有着互不統屬的數路兵馬,共計七千餘人。這些軍隊大多是駐守周邊地區,臨時被調集而來,更不可能有統一的指揮。
這也是滿清需要的效果,畢竟在金聲恆、李成棟先後反正後,滿清對於治下的綠營兵保持着相當的警惕,害怕有人再效仿金、李二人反正回去。
將這些軍隊調來滿清中央軍隊的直接監視下,既能用強大的軍事威懾力保證他們的忠誠,又能讓這些軍隊充當炮灰,消耗遠道而來的李成棟軍隊,委實是一舉兩得。
四月上旬,李成棟便即到達仙霞關外,但看到這雄偉的仙霞關,就算戎馬一生的他,也備感陣陣頭疼。
仙霞關是中國古代關隘,古稱古泉山、泉嶺山,是與位於四川廣元市南的劍門關、河南靈寶的函谷關及山西省代縣的雁門關同齊名的中國四大古關口之一。仙霞關存有四道關門,五公里麻石壘砌的古道可以迅速調兵增援。
隘路周圍百里為崇山峻岭,山高谷深,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明清這些年在福建交戰連連,此地戰事頻繁,隘路日顯重要,戍守者遂依勢於仙霞嶺方圓近百里的安民、二渡、木城、黃塢、六石等處陸續築關設卡,與仙霞合稱六關。
每處有關門兩道,均為條石構建,成拱券頂。仙霞關門高3.2米,寬2.4米,倚山而築,兩側牆體厚5米,左側有仙霞關匾額一塊,右側立有一碑,鐫刻嶺關歷史,是六關中最險要的關隘。
李成棟是來過里的,甚至對這仙霞關極為熟悉。
不過當時的他,因為鄭芝龍早就暗中投降,根本沒有攻打仙霞關的機會,直接領兵越關而過。
但這一次顯然是不可能輕易善了,李成棟再想給自己加官進爵,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就算是加爵,最多也只是會將如今的三等國公等級,向上再提一提等級罷了,這東西對於國公一級的人物來說,實際上意義並不大。
畢竟再向上就是請封異姓王了,自大漢朝之後,漢家天子是很少會做這樣的事了。
當然除了永曆皇帝這個另類的天子,這傢伙可是一口氣封了那四個王,但那王爵的含金量,委實象是山大王在湊檯子,根本讓人提不起任何興趣。
反觀紹武這邊,金聲恆與自己兩方,一人平定一省,卻只一共封了四個爵位,二公一候一伯(九江總兵冷允登被封樂平伯)。
整個紹武朝一共封了七位爵爺,他們這邊就佔了四個,其他三個一個是擁立頭功蘇觀生,封一個伯爵,另一個是當時的廣州實力派,而且還主動交出兵權,擁立紹武皇帝的廣東總兵林察,這般功勞也只是一個候爵。
最後一個是實力派兼鐵杆唐王派朱成功,但是初時也只是得了一個伯爵罷了,如今為了平衡自己與金聲恆,這才緊急以朱成功收復福建沿海的功績,被加封為海澄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