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爭執(1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2335 字 1個月前

擊敗滿清騎兵之後,前往仙霞關的道路便即再次暢通無阻。

不過李成棟並沒有急着進攻,倒不是他不着急,而是因為受到後勤的制約。

這個年代最便利的運輸自然是水運,但是進入浦城后,水路已經到了盡頭,糧草物資還好說,眾多夫子軍與輔兵,還是能夠保證效率。

但是火藥彈丸這東西,卻是必須專業人士負責督查運輸,更讓人頭疼的是兩百餘門火炮,這東西在崎嶇的山路上前進,那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雖然這個年代夫子的人命不值錢,但是卻也不能真的不惜代價的驅使,若是夫子死亡數量過多,那如今這又不是軍情緊急,朝廷那一關肯定過不去,因此速度慢一些,也就成了必然之事。

好在人多力量大,經過全軍十數日的努力,終於讓這些笨重的大傢伙看到了仙霞關。

事實上,十數萬大軍蝟集於小小的仙霞關,李成棟本身是不願意的,畢竟在李成棟看來,這完全就是在浪費兵力和如今大好的形勢。

他更願意戰略是直接挺進浙江,趁着浙江清軍如今惶恐難安的局面,只要大軍殺入浙江,估計會再現福建、江西這般摧枯拉朽般的形勢。

雖然拿入仙霞關,也是進入浙江的辦法,但是他更願意採用鄭成功的辦法,以龐大艦隊運送大軍自海路進入浙江,在杭州府登陸,直接以最強力量拿下杭州,徹底底定浙江。

如果實在不行的話,李成棟也想讓滿清也嘗嘗自己之前的憋屈,以鄭家艦隊為機動力量,徹底將浙江沿海打的天翻地覆!

但可惜的是,當這個他覺得極具操作性的方案遞上紹武朝廷后,卻是被皇帝否決了。

給他的理由便是,不得弄險。只有拿下仙霞關,徹底鎖死滿清由浙入閩的通道,這才能另圖他策。

李成棟當然知道,甚至比朱聿鐭更清楚,在東南劇變之後,原本只是準備三順王南征的滿清朝廷,此時已經不顧一切的開始集結滿漢八旗主力,準備再次主力南征!

不過在他看來,只要浙江不穩,滿廷在沒有徹底平定浙江之前,定然不會大軍先行入閩。

但這也有個問題,那便是殺入浙江的他必然會首當其衝,成為滿清主力眼中釘,肉中刺,更是勞師以遠,一旦被滿清主力給圍了,恐怕就算紹武皇帝全心全意的前來求援,沒個一年半截也無法給他足夠分量的支援。

所謂富貴險中求,儘管這套方案實施起來,極為危險,但李成棟心中卻是偏向於這個方案。但作為降臣,他委實沒有讓紹武皇帝改變心意的籌碼。

偏偏另一個能夠影響紹武帝的實力派鄭成功,卻偏偏是紹武帝的忠實鐵杆,完全唯紹武帝馬首是瞻,沒有鄭成功的協助,他也根本無法完成這種壯舉。

在思索間,火炮便已經開始陸續進入各自的陣地之中,麾下大軍也已經安排預定的方案,開始安營紮寨,做着攻關前的最後準備。

……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