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回應(1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2369 字 1個月前

一國大事,在祀與戎。

古時祭祀發展到了大明這一代,尤其是經過最喜歡制定規矩的朱元璋的改進下,更是已經形成了一套極為繁瑣的程序,不僅僅各種各樣的規矩極多,更是連時間都規定的死死的,哪個時辰進行哪一步,都有着明確的要求。

這次做為光復南京后第一次祭拜孝陵,更是一切都按最高規格在進行着,何時出發,何時出城,何時到達孝陵,全部都有嚴格的安排,絲毫不能出錯。

朱聿鐭很快就覺得這完全是自己在找罪受,穿着幾乎已經和他裝逼時所用的盔甲差不多重量的冕服,保持着威嚴,端坐在龍攆之上一動不動,雖然看起來是比較有逼格,但誰干誰知道,這種姿勢保持一路究竟會有多辛苦。

在朱聿鐭終於下了龍攆,開始在灑了黃土的石板道上邁步而前時,周圍早就圍滿着的百姓們,頓時爆發出如雷一般的萬歲浪潮聲。

作為一個屠刀只向士紳頭上砍去的皇帝,朱聿鐭的名聲雖然在士紳階層如今已經頂風臭十里,但在南京城周邊的百姓眼中,他卻是不折不扣的好皇帝。

畢竟南京周邊的百姓可不是象江南各個地方的百姓一樣,活在皇帝被不斷士紳們明裡暗裡抹黑的環境中。

紹武皇帝自立足南京后,並沒有進行任何的橫徵暴斂,相反還直接給造了兵災的南直隸免了賦稅。

而朱聿鐭收拾一幫子官僚之時,也產生了另一個效果,那便是之前欺負百姓的官員們,大部分都是本身就不幹凈的,在一連串的政治風波中紛紛登台,直接被收拾掉了。

雖然不是整肅吏治,但卻也起到了整肅的作用,起碼如今的官員基本上都是老老實實的夾着尾巴,生怕被朱聿鐭揪住小尾巴直接給喀嚓了,崇禎時代與滿清統治時代時官員們無法無天的場面,基本上已經絕跡了。

既可以免除沉重的賦稅,又能碰到吏治清明的時代,無論官員士紳們如何在背地裡咒罵不止,但得到實惠的百姓們,對於朱聿鐭的擁戴,卻是完全發自於內心。

在一聲聲‘吾皇萬歲’的浪潮聲中,朱聿鐭邁步登上了祭壇,在號角齊嗚聲之後,全場寂靜,朱聿鐭獻上祭品,點燃香火,率文武百官跪拜於前,對朱元璋的孝陵行了大禮參拜。

雖然朱聿鐭對於拜禮十分不習慣,但是他覺得恢復華夏衣冠制度的千古一帝朱元璋,完全值得他虔誠敬仰和跪拜。

“不肖子孫朱聿鐭,率領皇明文武百官,謹祭於太祖高皇帝之靈曰:昔以皇明不幸,皇綱覆墜.亂臣賊子,皆引虎迎狼,以危中國,遂使大地陸沉,中原板蕩;

朝堂之地,行省之間,非復吾有,異族因得以盤踩,靈秀之胃,雜以腹腥,種族淪亡數年也!

不肖聿鐭,雖自良薄,亦不敢或忘家國,起兵除異類,慰我先靈,今借吾皇在天之靈,默為呵護,群臣用命,百姓歸心,東南各省,次第收復.謹依吾皇遺烈,定鼎金陵,

不肖子孫,何敢居功.自以體吾皇之用心與天下託付之重,東南既定,指日北征,驅除滿洲異族,還我神州祖宗之地,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下解百姓倒懸之急,聿鐭等不敢不勉也……”

在朱聿鐭身邊,則是一個聲音宏亮的禮官,一字一句將這篇祭文大聲念出,在肅靜的環境中,傳出極遠。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