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祭完孝陵,並向老朱表達不久就會出兵北伐,光復祖宗之地的決心后,朱聿鐭便即再次趕向下一個目的地,也是他此行最關心的項目,英烈祠。
相比於祭祀孝陵,這裡的祭祀規格明顯下降了許多,雖然朱聿鐭對此很不滿意,在他那個時代里,烈士陵園歷來便是神聖之地,是被所有有良知的國人敬仰之地,理應配備最高規格的祭祀規格。
但這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在這個皇權大於天的封建時代,任何高於或者齊平於皇帝的禮儀,都絕對是讓這個時代人所不能接受的,而且也會極大的消弱皇權的威嚴。
包括朱聿鐭在內,這條紅線都不敢輕易踏過,尤其是對於如今的朱聿鐭而言,皇權在手,才是他不斷推進改革的力量所在,一旦被打破,他就什麼也不是。
“壯士灑血戰沙場,日月重開大明天!”
一路行來,眼看着已經被更名為翠屏山的烈士陵園中,那一排排似乎望不到盡頭的墓碑,他的心懷是極為複雜的。
或許他沒有來到這個時代,這裡躺着的人或許會是大清的順民,也許會娶妻生子,一代代傳承下去,而不會長眠於此,但因為他的原因,無數熱血男兒在他的旗幟下,前赴後繼,最終血染沙場,最後成了這裡一排排的墓碑。
“曾經並肩作戰的士兵們,朕來看你們了!
為了大明,為了朕,也為了你們子子孫孫不做韃清的奴才,你們選擇了隨朕一同征戰沙場,拋頭顱,灑熱血,直到生命消逝。朕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後悔,也不知道你們會不會怪朕給你們選擇了這麼一條路。
但是朕可以保證的是,你們的付出不會被遺忘,更不會被人抹黑,你們不是不值幾個大錢的丘八,你們是我大明江山的再造者,你們是我大漢衣冠禮儀,我大漢文化傳承的守護者,你們的英雄事迹理應被世代傳誦!
皇天在上,厚土在下,朕在此向你們保證,只要我大明還存在一天,你們就會有一天的香火祭祀,你們的妻小朕自會妥善照料,不使有人受欺辱或是忍飢挨餓之虞!
日月所照,英烈永存!壯哉我大明男兒,英烈之志萬古流傳!願我大明武勇永存世間!”
在這裡,朱聿鐭並沒有選擇什麼拗口的文言文祭文,也沒有通過禮官的口講出,而是親自以最直白的大白話,向這些烈士們表達了他的感謝和歉意。
“吾皇萬歲萬萬歲!”
這話雖然樸實,甚至在士大夫中都被人笑話不學無術,但卻是讓朱聿鐭身後的武將們個個心中熱血激蕩,幾乎在朱聿鐭話音剛落,所有武將全部跪伏於地,齊聲高呼道。
在朱聿鐭周邊的錦衣衛合力一句句大聲重複之後,更是讓全場所有文武、士兵、百姓全部聽的清清楚楚。
“吾皇萬歲萬萬歲!”
當忠烈園內傳出武將們的萬歲聲進,所有官兵亦是同時間向著聲音所傳來方向下拜,萬歲之聲不絕於耳,整個翠屏山都在不斷迴響着,似乎在回應着朱聿鐭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