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大事,朱聿鐭並沒有直接下決斷,而是請蘇觀生、莫修偉、曾國維,許門澤等一眾文武心腹叫了過來。
不同於之前的皇帝對於錦衣衛還遮遮掩掩,每次開小會時最多只是通報人員,在紹武朝,錦衣衛指揮使許門澤,這位大明國家安全局局長,直接就是與會者,在會議中是有自己的坐位的。
向著內閣傳遞下去吳三桂請降的情報后,在對於吳三桂的問題上,讓朱聿鐭意外的是,朝中上下對於其的觀感還是挺不錯的。
“陛下,老臣覺得可以接納薊國公反正(弘光朝時,馬士英敘吳三桂功,封吳三桂薊國公),畢竟吳總兵大體還算尚可,而且一直心向大明,更抱了君父之仇,只是向來被滿清挾持而已。”
蘇觀生第一個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對於蘇老頭說出來的‘被挾持’,更是讓朱聿鐭都想打開這老頭腦袋看看,這是從哪裡得來的結論。
“陛下,薊國公反正回來,對我大明是有利的,更是會激勵天下誤從韃清的北方文武!只要這事做成了,待王師北伐之日,北方必定望風景從!”
莫修偉同樣對此事十分贊同,同樣十分振奮的說道。
雖然這有些書生意氣,起碼朱聿鐭覺得在實力沒有達到一定地步之前,是不可能有什麼望風景從的,但是卻不妨礙文人們想象這種場面的思維。
兩位內閣正副手大佬已經表達了態度,就基本上代表了文臣方面的態度了,然後朱聿鐭的目光便轉向了軍方代表曾國維。
“陛下,臣雖然贊同兩位閣老之見。但是如今官軍短期內想要增援薊國公,卻是極為困難,甚至可以說幾無可能。唯一能夠短時間內增援薊國公,只有寧國公。但寧國公,會不會增援薊國公,委實難說。”
曾國維眼看皇帝看向自己,再不似之前與會時戰戰兢兢的模樣,如今他已經能在這種會議上從容的代表軍方表達意見。
文武方面都已經發表過意見,朱聿鐭並沒有表達出自己的意思,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情報部門,想聽聽安全局的意見。
“陛下見諒,臣在陝西的暗衛,並沒有發現吳部集聚錢糧,收攏兵力的情報……”
許門澤沒有遲疑,直接站起身來,向著皇帝快速的說道。
做為情報人員,他習慣性的不對情報發表自己的看法,但這話語之中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老子覺得吳三桂不可信,若是任着一封信,就信其要倒向大明的誠意,甚至為此出兵助戰,這委實太過兒戲了些。
但是這意思比較比較含糊,也算是偏向反對的中立,人人都已經表明態度,只是要皇帝做最後的決斷。
綜合起來,起碼內閣、軍方,情報部門等,雖然對於吳三桂投降誠意還有人懷疑,但對其喊打喊殺的卻是沒有一個。
朱聿鐭都有些懷疑,這後世家喻戶曉的大漢奸吳三桂,如今在民間的名聲,估計比他這個狗皇帝都還要好上一些。
朱聿鐭幾次清洗之下,文官們敢於沒事找事杠着玩的人,已經被清理的差不多了。這個房間裡面都是資深的保皇黨,絕對是有資格代表外面那群已經學會明哲保身的聰明人。
唯一不表態反對的反對者許長語,卻是只是懷疑吳三桂的誠意,並沒有反對招降吳三桂。不過不反對就已經是一種傾向了,那便是對吳三桂請降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