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回答(1 / 2)

南明大唐王 戍邊銘東 2436 字 1個月前

朱聿鐭估計吳三桂是不可能接受這種‘救援’的,畢竟這種救援是需要吳三桂先率本部與滿清血戰連連,一直堅持到明軍救援大軍的到來。

而以吳三桂的尿性,只要沒有到殊死一搏之時,估計是難以做到單獨與滿清將本錢拼個凈光,這並不是他的風格。

所以無論吳三桂願不願意‘接受’這樣的救援,朱聿鐭都覺得自己可以接受,若老吳將自己的力量拼光了,他收拾起這老小子就會更容易一些。

若是老吳不願意旗幟鮮明的倒向大明,那朱聿鐭收拾起他來,更加沒有心理負擔。

就在朱聿鐭已經慢慢有了決議之時,曾國維又提出了另一個問題,那便是吳三桂若真的反正之後,他的爵位問題又該如何?

對於這個問題,朱聿鐭與兩位文臣全部笑了起來,根本沒有人當回事。

畢竟之前李定國也是頂着一個晉王的封號,這個還是大明另一個皇位競爭者封的,雖然只是一個草台班子,但畢竟是大明正統性更高的桂王。

但紹武朝廷連這個正統性更高的永曆朝廷都不承認,就更不用說滿清這個大明之前的奴才所建立的朝廷了,沒看到到了現在紹武朝廷對外稱滿清,依舊還是韃清。

這種朝廷所封的王爵又怎麼可能被認可,之前蘇觀生與莫修偉發言之時,所引用的弘光朝所授的薊國公,就是他們對吳三桂未來反正之後所承認的爵位。

至於吳三桂會不會同意,這兩位內閣大佬顯然都不在意,他們雖然對吳三桂沒有惡感,但更談不上有多少好感和交情,對吳三桂的投誠之事也只是就事論事而已。

基於這個態度,這次小會議的問題解決起來十分順暢,當朱聿鐭將自己的想法提出來后,兩個內閣閣老並沒有任何詫異之色,顯然兩人也早想到了這點,並且也知道他們的皇帝一定會選擇這個答覆。

這樣的選擇才是最為符合紹武朝廷利益的,至於吳三桂會如何想,那關他們什麼事?

吳三桂就算順順利利的投降過來,也是武勛集團的一份子,至於保障武將的利益,那應該是曾國維這種武勛代表所考慮的事情,關他們個屁事。

就在朱聿鐭決定明日便即專門下旨給吳三桂,告知朝廷對此事的態度,並且宣布散會之時。

莫修偉卻是欠了欠身,向朱聿鐭拱手道,“陛下,如今開始準備北伐事宜,是否太過於倉促了一些,江南剛剛安定下來,各地依舊有些不穩,若是將大軍派遣北上,地方上失去了壓制,恐會有禍起蕭牆之虞。”

對此,朱聿鐭卻是沉默了下來,莫修偉說的是正理,若是北伐,這麼多的軍隊北上,無論是誰作為統帥,他都不會太過於放心。

為了穩妥起見,自己勢必要親自御駕親征,而失去了自己壓制的江南,有些不安分之人,勢必會有所動作。

朱聿鐭也聽的出來對方的言外之意,更可慮的是如今自己的繼承人,只有一個七八歲的朱琳洛,這兵凶戰危的,自己也不可能保證戰事順利,若是自己有個閃失,難免會出現主少國疑之相。

就算自己的嫡系們,能夠護着這小傢伙坐穩位置,但是沒了自己的引導,大明勢必會重新回到之前的模式,那自己瘋狂折騰了這麼多事情,又有多少能夠繼續完成下去?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