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中原之地的大清,就再一次變回一個局促一隅之地的叛亂部落,那裡還會有什麼高高在上的權威?
到時只要大明不犯糊塗,以其目前強大的實力,甚至都不需要親自動手了。只要學習大清的政策,適當的拉攏一下蒙古人,到時就算大明不出兵討伐,單單用銀子物資收買,就能蒙古人出死力氣攻打大清,根本就過不了安穩日子!
這些原因,阿濟格並不是沒有告訴孝庄,但是在濟爾哈朗死後,能夠影響到孝庄的人已經不多了,而且這婆娘也是夠犟,或者說她不是一個軟弱的人,已經拿定主意后,就根本不為他人所動。
反正無論阿濟格如何勸說,孝庄就是油鹽不進,根本沒有再派出兩黃旗參與進來的意思。
沒有了孝庄的支持,阿濟格此時就變得極為尷尬,手中的兩白旗雖然強大,但是他卻並不是真正的滿清統治者,更沒有多爾袞在位時的威望,別說號令滿八旗齊齊聽令,就算讓京畿附近所有綠營俯首聽命,都不可能辦的到。
在通州集結軍隊近一個月來,不僅沒有集結到足夠與朱聿鐭這一路軍隊大戰的力量,相反還在孝庄這婆娘的掣肘下,各路清軍都有些猥瑣不前,前線兵力反而縮水了少部分。
這樣的力量別說一戰擊敗活捉紹武皇帝,哪怕單單自保,不被對方擊敗就得花費很多心思。
眼看這仗是根本打不下去了,阿濟格帶着對孝庄太后的無限憤怒,卻也只能放棄自己的計劃,帶着大軍不斷的後退,再後退,直至退到京城郊外,這才作罷。
阿濟格根本沒有入城晉見孝庄與小皇帝的想法,他心中恨的都想提兵殺入京城,直接將這兩個蠢貨剁成肉泥了。
更是極為後悔,為何當初沒有果斷一點,直接將這女人與那礙眼的小屁孩直接弄死,否則也不會讓自己處於如今這種境地之中。
阿濟格退兵至京城之外的消息,很快便即傳至北京皇宮之中。
其實對於孝庄來說,這場仗無論勝負都與她無關。她也不是聽不進去阿濟格的意見,畢竟她手底下也不是沒有能人,具體的利害索尼就可以給她刨析明白。
但是這又能如何?
大明勝,本錢賠光的滿清皇室,自然是難逃被追殺至死的命運。
但阿濟格勝,只怕更會是滿清皇帝和她生命的盡頭!
畢竟阿濟格一旦勝得這場輝煌的大決戰,那他挾大勝之威,八旗之內還能誰能與之抗衡?
到時八旗全部俯首稱臣,那還要她這個太后與那個只會哭鼻子的小皇帝又有何用?
讓兩黃旗拼死拼活的打贏這場仗,難道就是為了順利的讓阿濟格上位不成?
這個結果絕對不能接受!
從這個方面來看,大明勝或者對她娘倆的好處或許還更多一些,雖然不得不退回遼東茍延殘喘,但卻不會立即有性命之憂,也不會立即有殺身之禍加身!
為了大清的未來,賠上自己和兒子的小命,這個買賣根本就划不來,更談不上任何的好處可言!
畢竟大清在她的心目中,就是一個大型的搶劫團伙,既然是攔路打劫的,那去哪裡打劫不是打劫?
因此,孝庄在不斷的敷衍阿濟格的同時,也在加緊收拾着金銀寶物,既然選擇退回遼東保命娘倆性命,那就更加不能虧待了自己,更別說這些東西還可以用來收買八旗與蒙古人,讓她娘倆的小命可以保命的更加穩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