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的是將滿清打個半死,將其主力消滅大半,最起碼也要將整個遼東大半收回,然後剩下的事情,就可以交給蒙古人去做了。
這兩個月來,前來歸隊的蒙古人已經是絡繹不絕,無數草原大漢賭咒發誓,他們並非敢與大明為敵,只是被滿清脅迫之下,不得不為其提供青壯,但他們內心是永遠忠誠於大明的。
對於這些人的鬼話,朱聿鐭是半個字都不信的,但卻不妨礙他對這些蒙古使者讚賞有加,表示相信他們的忠誠與日月同存。
不過對於這些使者們提出的,希望大明能夠救助他們在草原上受災部眾的要求,朱聿鐭想也不想的便即直接婉絕。
眼見蒙古人失望的目光中藏着那一絲絲瘋狂,朱聿鐭玩味的看了這些蒙古人片刻,直到看的對方身體都開始顫抖之時,這才告知他們,大明朝廷可以體諒他們的苦楚,也願意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給他們。
具體的方式便是戰爭,只要他們拿到一個滿人的腦袋,就可以得到糧食的補助,婦人孩童五石,成年滿人男丁,一個十石糧食,老弱首級一概不要。
說實話,這個賞格比起崇禎時代都要低上不少,但唯一不同的是,如今的大明北方糧食極缺,更不要說草原上剛剛被禍害過的蒙古部落了,這個時候一石糧食外加野菜,就能保全一戶牧民的生存繁衍,幾百石的糧食,甚至都可以讓一個小部落起死回生。
至於入關搶劫,這更是一個風險極高的選項,不是沒有已經斷絕希望的蒙古部落入關搶劫,但是在近百萬的明軍大勝之師的面前,別說搶到東西了,能夠再次回到草原上的也是寥寥無幾。
這些能夠充當使者的蒙古人,在各自部落都是頭腦聰明過人的,眼見這事有眉目,立即彩虹屁如潮而來,更是表現的忠心不二,哀求、賭咒表忠心、甚至有些不要臉的連天可汗都給弄了出來,可謂十八般武藝齊齊湧上,只為了讓朱聿鐭將收貨價再向上提提。
如果用一個名義,就能不打仗還得到援助,那就更是意外之喜了。
只是朱聿鐭對於這種稱呼根本就不稀罕,對於他們所說的萬世臣服,以及草原兒郎也是大皇帝子民這種說辭,更是嗤之以鼻。
如果這個時候已經有冒藍火的大殺器在,那朱聿鐭就真的相信中原、草原一家親的說法,但眼下的局面下,大明雖然重新強勢了起來,但論起真正實力,距離朱棣時代都不一定比的上,更別說讓草原各部俯首聽命了。
對於任何討價還價的行為,朱聿鐭都是一概予以拒絕,這就是壟斷的好處,我不僅擁有採購貨物的定價權,還有出售貨物的定價權,我根本就不用在乎你怎麼想,反正你沒有選擇權,遲早要在我這裡買賣貨物。
面對這麼一個不好虛名的皇帝,蒙古人趁興而來,卻是敗興而歸,但卻拿這個狗皇帝沒有絲毫辦法。
明知道去攻打滿清,勢必會死傷慘重,但是來攻打大明,同樣是一件有死無生的事情,這種兩難的事情,委實令人極為頭疼。
不過還好他們只是來回帶話而已,具體如何選擇,還需要部落頭人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