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1 / 2)

劉耀擔心他們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這樣衝撞了聖駕引得龍顏大怒,便是好事變壞事了。

“總兵大人請放心,末將這便通知下去,也好讓將士們樂呵樂呵。”

“朝廷這麼些年總算打了一場大勝仗了。”

劉耀捋了捋鬍鬚由衷感慨道。

對他來說朝廷每一場局部戰鬥都是至關重要的。雖然未必能夠立刻收復失地,但只要堅持下去就有機會。

眼下希望比什麼都重要。

只要還有希望,將士們便有奮鬥下去的心氣。

“陛下英明神武,大明中興有望啊。”

楊有才這話倒不全是拍馬屁。

以往聽聞清軍大軍壓境,陛下總是第一個跑路逃命。將士們雖然拚死抵抗殿後,但心裡難免沒有怨恨的想法。

現在陛下終於想明白了。

他與大明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大明若是中興了,陛下就是光武帝劉秀一樣的曠世明君,是挽狂瀾於既倒的聖人。

若是大明亡了,以東虜的兇殘他豈能活命?

看看弘光帝和那些親藩大王吧,不都被東虜捉到京師去砍了腦袋?

換言之,便是為了自己陛下也不應該退!

“聽說晉王這次也會伴駕隨行。”

劉耀話音剛落,楊有才便大罵道:“那個西賊,陛下何故輕信於他。”

劉耀聞言面色一變道:“有才慎言!李定國可是陛下親封的晉王!”

“總兵大人,我就是想不明白陛下怎麼會賜給他王爵!”

楊有才梗着脖子道:“別人不知道,總兵大人您還不知道嗎?咱們老川軍可是跟西賊有着血海深仇的啊!”

劉耀不禁沉默。

他何嘗不知嫡系明軍和西軍的過節?

說好聽點是過節,說難聽點都可以是血海深仇了。

當初張獻忠入川,把蜀王一家殺的絕了戶,官軍也是死了許多。

那李定國是什麼人,不就是張獻忠的義子嗎?

“此一時彼一時。如今西軍已經歸順大明,李定國也是忠心耿耿力保陛下。便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過去的事情……就讓他過去吧。”

“血海深仇就這麼算了?”

楊有才滿臉的不甘心。

“有才啊,要是哪怕十年前你要這麼想我都不會說什麼。可現在國事艱難至此,還要窩裡斗嗎?”

劉耀痛心疾首地說道:“當初何騰蛟但凡對忠貞營態度好一些,或許現在大明至少是和虜賊划江而治了。”

稍頓了頓,劉耀嘆聲道:“何況這又不是晉王一個人的錯。天下當時那個混亂,隨便什麼人都有點想法的吧。如今晉王已經通過勤王救駕證明了自己的忠心,有才你便不要再苛責於他了。”

他一番苦口婆心的說下來,楊有才終於是有所動容。

這倒不見是他真的原諒李定國。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