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1 / 2)

而這一切都是從吳三桂跑路開始的。

身為主帥,洪承疇當然將這一切看在眼裡。

他心中對吳三桂勢必是十分厭惡的。畢竟他是吳三桂的恩主,吳三桂卻是完全置他的死活於不顧。

權衡利弊之後洪承疇降清,以圖再起。

巧合的是後來吳三桂也降了清,二人再次同朝為官。

只是那時洪承疇和吳三桂並沒有太多接觸的機會,是以避免了不少尷尬。

但到了順治年間,一切就完全不同了。

洪承疇被委任為五省經略,吳三桂也被拜為平西大將軍,受洪承疇節制。

這就有些尷尬了……

洪承疇是吳三桂的恩主,上峰。吳三桂是洪承疇的學生,下屬。

乍一看來這個組合很完美,但問題是吳三桂背叛過洪承疇啊。

如此慘痛的記憶自然不會被輕易的抹去。

洪承疇雖然嘴上不說,但實際行動中處處體現出對吳三桂的不信任。

吳三桂之前打了勝仗還好,洪承疇不會做的太過。

現在吳三桂昆明大敗,灰頭土臉的跑回貴州,洪承疇便剋扣糧草,還逼着吳三桂出兵去剿滅水西土司。

洪承疇存的是什麼心思吳三桂怎會不知道?

這是想借水西土司之手消耗吳三桂的實力啊!

水西土司向來桀驁不遜,麾下族人又驍勇善戰。

眼下水西反叛,公然支持永曆皇帝,洪承疇自然是要出兵鎮壓的。

只是有那麼多將領可以選擇,他偏偏選了吳三桂,這不是報復是什麼?

吳三桂的本家兵是他在亂世立足之本。

他之所以在明、順、清之間來回斡旋,立於不敗之地,就是因為他有這支精銳軍隊啊。

若是本家兵打沒了,清廷完全可以一腳把吳三桂踢開。

別說是承諾的封地封王不會再有,恐怕平西將軍的稱號也得被剝奪。

眼瞅着老尚、老耿家都有了封地,吳三桂心裡那個嫉妒啊。

照理說他是三人中出身最好,資歷最老的,現在卻混成這個模樣,他不甘心吶!

洪老匹夫,欺人太甚!

吳三桂只覺得一口濃痰涌了上來,卡在了嗓子眼,又生生被他咽了下去。

花了很久時間,吳三桂才把心情平復了下來。

眼下置氣動怒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必須想好怎麼回復洪承疇。

吳三桂是肯定不會率兵剿滅水西土司的,那麼便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

吳三桂背負雙手在屋內踱着步子,過了良久計上心來。

哼,老匹夫,咱們騎驢看唱本走着瞧!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