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頁(1 / 2)

雖然糧倉里還剩下一些糧食儲備,但那是留給士兵們吃的,輕易不可能散出去賑濟災民。

沒有糧食賑濟,百姓們餓肚子,就勢必會鬧事。

幾十幾百人還好,往往僅限於一個村子。

如果成千上萬人鬧事那就有些棘手了。

流民會變成反賊,而且會像滾雪球那樣越滾越大,最終朝廷不得不動員軍隊鎮壓。

崇禎皇帝就是被折磨推翻的。

看似給他最終一擊的是李自成,實則是整個流民階層。

這種東西就像是地鼠一樣,打下去一個又會有一個冒上來根本就來不及鎮壓。

顧此失彼之下很快士兵們就會疲憊不堪,朝廷賴以生存的軍隊體系也會隨之崩塌。

所以一定不能到那一步。

但朝廷確實沒有多餘的糧食來賑災了,無奈之下孝庄準備讓地方自己想辦法,大不了之後一段時間內可以允許地方把本應該給朝廷送去的糧食截流一部分留下來自己用。

這相當於拆東牆補西牆,提前使用了地方的糧食儲備。

賭的就是將來糧食不會繼續欠收,才能夠把這個窟窿堵上。

但如果糧食繼續欠收……

孝庄簡直不敢想象。

那時候憤怒的百姓應該會不顧生死的紛紛起義吧?

孝庄只覺得此刻已經是焦頭爛額,疲憊不堪了。

她雖然把責任擔在了自己肩上,但畢竟是一介女流之身。

許多事情她不便直接處理,只能居於幕后。

幾名重臣其實都是孝庄挑選來輔佐康熙的。

可是從現在看這些重臣並不是一條心。

蘇克薩哈已經去了山東,遏必隆和索尼明爭暗鬥,都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使出了渾身解數。

孝庄真的想不明白這些奴才怎麼就這麼點眼界和格局。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清的江山風雨飄搖,隨時有被明軍取而代之的可能。

如果真是這樣,那遏必隆和索尼爭奪權力又有什麼意義?還不是替他人做嫁衣?

這個時候有勁不往一處使,只能噁心自己成全別人。

有些事情孝庄不想點的那麼透,但這些奴才不自覺啊。

所以她還是決定吧把索尼、遏必隆召見一番,當著面把事情說清楚,免得他們認不清形勢。

卻說索尼、遏必隆突然被召見入宮,一時感到很是驚訝。

但孝庄的旨意他們是無論如何也不敢違背的,第一時間就入宮覲見。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