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筆錢不說維繫現有的軍隊,便是進行募兵擴軍也沒有任何的的問題。
難道說太皇太后對如今的八旗子弟不是很滿意?
亦或者是太皇太后想要在八旗軍外培植出一個屬於皇家的直系力量?
如果真是這樣,這對大清的軍隊體系來說可以說是一場重大變革。
若能把八旗取而代之……嘶,不敢想不敢想……
那麼索額圖要在其中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
作為一名老八旗子弟,他覺得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至於能否抓住就看他自己把握機會的能力了。
……
……
第0588章 朱由榔的平衡
漢中光復的消息傳到南京時已是深夜,朱由榔得知這一消息后激動的一夜未眠。
如今明軍光復的城池也不少了,但能夠讓朱由榔如此激動的除了武昌、南京也就漢中了。
從體量規模來看漢中完全無法比前兩者相比,但就重要性而言漢中完全不輸二者。
道理嘛也很簡單,漢中是卡在北上入陝的要道咽喉的位置,得漢中者得關中可不是說著玩的,那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很重視關中的重要性。秦漢隋唐就不必說了都是把關中作為根基,甚至立都都在這裡。就說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就曾經考慮過遷都西安。
當時他甚至派太子朱標親自前去視察,考察遷都的可行性。
但因為朱標英年早逝,此事便不了了之。
朱元璋一個草莽出身的人都能看到關中的重要性,朱由榔這個站在全知全覺視角的穿越者又怎麼可能不知道?
雖說現在的關中十分貧瘠,但那畢竟是腹心之地。
出潼關便可進攻河南,往西就可以向甘肅河西走廊延伸。
北上則進入陝北,再往北便是茫茫大漠。
從地理位置來看,關中絕對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有機會拿下關中,朱由榔當然不會錯過。
李定國寫這份奏報一方面是報捷,另一方面就是請示朱由榔究竟能否繼續北上進軍關中。
雖然朱由榔很是興奮,但還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思考這個問題。
道理很簡單,他要考慮的不僅僅是關中一地的問題,還有其他數路北伐的大軍。
在原本朱由榔的策劃中山東方面是由鄭成功統兵的,至於河南方面由夔東十三家統領。
這樣三路其發叫清軍顧頭不顧腚,明軍總能取得優勢。
但如今李定國拿下漢中太快了,其他兩路還只是處於準備階段,會不會顯得有些過於冒頭了。
如果說北伐是一張大餅的花,每一個人都渴望在之上分一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