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頁(1 / 2)

這也算是人盡其用。

諸部將對於鄭成功的命令也是都表示服從。

鄭經甚至拍着胸脯表示一定會不負父命,穩穩的拿下登萊。

但是鄭成功還是很謹慎的,他把鄭經叫到身邊悉心叮囑道。

“攻打登萊一定要謹慎起見,切不可浪戰。凡事有不明白的多問甘將軍。於將軍、王將軍復仇心切,很可能意氣用事,你要在旁邊多勸着點。”

鄭成功說了這麼一通,鄭經的耳朵都要起繭子了。

不過他還是強壓下心中的不耐煩恭敬道:“兒子都記下了。”

“拿下山東的功勞絲毫不比拿下關中的少,不過一定不能掉以輕心。蘇克薩哈也是一個狠人,他在登萊囤積了重兵,免不了是一場惡戰。”

稍頓了頓,鄭成功接道:“能夠一戰拿下自然是最好,不行的話也無所謂,慢慢磨就行,總有磨下來的一天。”

鄭成功讓鄭經追隨甘輝經由水路進攻登萊除了歷練兒子以往,再就是給鄭經刷資歷刷聲望。

聲望這玩意是需要慢慢累積的,不能臨時抱佛腳。

鄭成功總有老去的一天,到了那時鄭經必須能夠頂上,不然鄭家的基業很可能就斷在了這一代。

鄭成功不奢求鄭經像他這樣雄才大略,但至少不能辱沒鄭家的排面。

……

……

李來亨和鄭成功是前後腳接到聖旨的。

跟鄭成功不同,李來亨並不能一言獨斷,他需要及時跟夔東諸勛溝通,共同商議出一個結果來。

畢竟很多都是他的叔伯輩,他的態度也不能過於強硬了,這樣容易落人口實,而且還會傷了感情。

“我請諸位叔伯來是為了合計北伐之事。陛下已經降下聖旨,催促我等儘快出兵,是不能繼續等下去了。”

李來亨說的很晦澀,但其實一眾人等心裡就和明鏡似的,大家都是在比着來啊。

李定國不動他們就不動,李定國動了他們自然不能再閑着。

“嘿嘿,小老虎啊。其實打河南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咱們都是打過河南的。河南乃是四戰之地,東虜肯定會集結重兵在幾處大城池。這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袁宗第咽了一口吐沫,繼而接道:“開封、洛陽這是東虜必守的兩座城池。其他的對於東虜來說都是可舍可守的。”

劉體純聞言也接道:“老哥哥說的不錯,所以我們也應該合兵北上。這樣東虜見我們來勢洶洶,很多小城可能會直接放棄防守。”

根據劉體純的經驗,只要氣勢打出來了,接下來的事情會變得十分簡單。

這一點他們當年跟着闖王打官軍時就體會到了。

別看官軍人多勢眾,看起來威猛無比。

但他們放出風聲號稱自己有十數萬大軍,那些官軍便嚇破了膽,隔着老遠就拔腿跑路。

闖軍便越戰越勇,連下數城。

現如今只不過把大明官軍換成了清軍,而他們自己成了大明官軍。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