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明軍的努力也都白費了。
所以明軍一定不能強攻,至少在有絕對的把握前不能強攻。
又聽了幾名將領的意見,李定國都不是很滿意。
他搖了搖頭道:“能不能兵分兩路。一部分抄小路到後方,一部分在正面佯攻。這樣等到摸到後方的軍隊動手,我們就可以兩面夾擊拿下弔橋。”
李定國的計謀讓眾將眼前一亮。
不愧是晉王殿下啊,謀略真的異於常人。
清軍以為他們要使蠻力,偏偏他們使的是巧力。
神不知鬼不覺的走到清軍背後捅上一刀,簡直不要太爽。
見眾將紛紛贊同,李定國滿意的點了點頭。
“既如此何人願領兵前往?”
他掃了一眼眾將,見眾人眼觀鼻鼻觀心,心中不由得有些惱怒。
知道這是個苦差事,眾人便打了退堂鼓,難道只能打順風仗平推局嗎?
“鞏昌王,要不你辛苦一趟?”
見沒人響應,李定國只能直接指派了。
白文選被點到卻是一驚。
老實說他近來的表現不說有多出色,但至少並不拉跨。
至少在李定國的心裡應該是加分的吧?
罷了,李定國能夠想到他總歸是一件好事。
“末將領命。”
這種時候就不要廢話啰嗦了,解釋的越多上位者越是反感。
反倒是乾脆利落的應下容易加分。
果不其然,李定國微微頷首道:“好,鞏昌王便領兵一千殺到敵軍後方,助本王一舉拿下此橋。”
一千人看似不多,但作為走小道包抄的軍隊來說已經足夠了。
要知道戍堡中的清軍最多也就是幾百人。
幾個人打一個要是白文選再打不贏,也不用帶兵打仗了,直接回家種地就好。
……
……
“媽了個巴子的,明賊竟然來了這麼多人。”
趙無畏嘴巴里罵罵咧咧,顯然很是惱恨。
戍堡中只有兩百來人,而橋對面的明軍黑壓壓的,一看就有上萬人。
若是讓明軍過了橋,別說打了,就是一人吐一口吐沫也能把他們淹死了啊。
趙無畏甚至生出了一開始就割斷弔橋的心思。
還是部下們極力勸阻,趙無畏才捨棄了這個念頭。
但是他還是隨時做好了準備,一旦有跡象明軍要強行攻打弔橋,清軍守不住那就會割斷弔橋的繩索。
“趙將軍,我們是不是應該去求援啊。”
孫芒眉毛一挑建議道:“雙方這麼一直僵持着也不是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