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頁(1 / 2)

劉昭到底是不知道大明朝有這個不成文的規矩還是在試探李來亨和皇帝陛下的底線?

李來亨覺得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能夠混到這個位置的人,有幾個是傻的。

劉昭肯定也不傻。

劉昭的態度其實就是在試探,如果李來亨鬆了口那就證明在大明的心目中太原城的地位還是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

如果李來亨不鬆口,劉昭就明白太原雖然重要但明軍完全有實力親自奪回來。

兩種態度的差異會直接導致劉昭的態度變化。

或者說從一開始劉昭就是準備了兩手準備的。

以不變應萬變,這倒真是個機智的人。

李來亨稍稍思忖了片刻,便命人準備了筆墨紙硯準備回信。

首先,李來亨在信中肯定了劉昭投誠的想法。

繼而李來亨在回信中逐條回復了劉昭的要求。

第一條李來亨直接答應了,第二條李來亨表示會寫一份奏疏儘可能的替劉昭去爭取。至於第三條李來亨也明確的表示不可能實現。

這封信寫完之後李來亨立即命人綁在箭矢之上射入城內。

他現在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劉昭的反應。

如果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太原城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雙方談不攏,李來亨也不介意動干戈。

畢竟他也有底線要守,不可能毫無底線的任由劉昭去挾持。

明軍現在才是優勢的一方,掌握了主動。

劉昭當然也可以提條件,但是卻不能毫無節制。

很快劉昭就收到了這封信。

事實上他已經料到了李來亨回信的內容。

略微有些驚訝的是,李來亨針對第二條條件竟然提出了會替劉昭儘力去爭取。

這一點是劉昭萬萬沒有想到的。

其實劉昭就是在試探李來亨的底線。

見李來亨答覆如此,劉昭懸着的一顆心也算是可以放下了。

“皇帝陛下真的會讓我官居原職嗎?”

劉昭不停捫心自問。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他確實沒有什麼可奢求的了。

至於第三個條件,劉昭也很清楚他提的有些無理。

任何皇帝只要腦子沒有被驢踢了就不能答應。

皇帝不答應,各個臣子將領們自然也不可能答應。

這點倒是無妨,只要官位不變,劉昭並不介意一些細節的調整。

看來可以準備投降事宜了。

“來人啊,筆墨伺候。”

劉昭心意已決后立即命人準備筆墨紙硯開始回信。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