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出了白文選這檔子事情之後,尤其的難辦。
一個處理不慎,很可能造成群臣胡亂猜想。
李定國看來是必須要用了。畢竟他代表了老西營,用了李定國就是安撫西營舊將,告訴他們朱由榔是對事不對人。
對這些將領來說,只要皇帝陛下不是存心要清洗他們就放心了,狡兔死,走狗烹。
歷史上這種事情再常見不過了,他們可不想落得這個下場。
只要陛下還肯用他們,就證明沒有放棄他們。
至於夔東軍,朱由榔還沒有想好怎麼用。
既然他要樹立李定國在此戰之中絕對的權威地位,就必須要淡化其他人的作用。
打仗可不是兒戲,如果每個人都有意見,那這仗可就沒法打了。
北伐之所以如此成功,就是因為各路軍隊是從不同方向分別進攻的,相互之間沒有掣肘。
在那條路線上他們有絕對的權力裁決大小事宜。
而遼東就那麼大點地方。
再兵分幾路就有些矯情了。
薩爾滸之戰明軍之所以慘敗就是因為盲目分兵。
這不但無異於集中優勢兵力,還讓彼此之間聯繫受阻,最終被努爾哈赤各個擊敗。
朱由榔自然要吸取這個教訓。
夔東軍用是可以用的,但必須讓他們聽命於李定國,受李定國的節制。
不知道這一點李來亨能不能接受。
畢竟李來亨等人雖然爵位在李定國之下,但論功勞可都是不小。
誰又願意甘於人下呢。
至於鄭成功,就好辦多了。
之前朱由榔沒有下旨讓鄭成功父子去遼東是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
但眼下卻是不用再顧忌這些了。
於七、何守義已經在覺華島站穩了腳跟,替鄭成功打好了基礎。
鄭成功只要按部就班的率領水師前往接管就是了。
陸路配合水路,兩路夾擊之下沒有理由拿不下遼東。
這種時候力求速戰速決,絕對不能拖到秋天。
比起幾年前,現在的朱由榔更加成熟。
他很清楚將士們迫切的渴望能夠享受勝利的喜悅和平靜的生活。
戰爭不但能夠使百姓們感到厭倦,對將士們也是一樣的。
早些結束戰爭,步入平靜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朱由榔也有些期待突然從忙碌緊張的氛圍之中安靜下來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陛下,該賜福了。”
韓淼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在了朱由榔的身側,打斷了他的思路。
嗯?
所謂賜福,就是皇帝御筆親寫一個福字。
然後宮人們會將這字拓印,張貼在宮中。
老實講朱由榔的書法不算太好,但也不差。
寫個福字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筆墨伺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