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皇帝來說,最害怕的威脅往往不是來自權臣,而是自己的親生骨肉。
畢竟皇子們擁有繼承皇位的天然法理,一旦取而代之,誰也說不出什麼話來。
不然當年永樂皇帝朱棣靖難,為何成功之後皇位坐的那麼穩呢。
說白了,只要這江山是朱家人坐,臣子們就沒有什麼可反對的。
那麼當今天子會不會猜忌太子呢?
張煌言不敢肯定。
“太子多處理處理政務對大明來說是好事情。”
朱由榔根本沒有絲毫的猶豫,徑直點道。
“朕也會時常對太子耳提面命,讓他決斷國事。這一點,張閣老不必擔心。”
朱由榔這麼說,也是因為他對自己十分的自信。
太子威望如今雖然高,但是和朱由榔比起來還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朱由榔可是漢光武帝劉秀一樣的中興之主,怎麼能是區區一個太子比擬的。
可以說只要朱由榔願意,他的皇位可以坐的穩如泰山,任何人都威脅不到他。
張煌言聽到這裡心裡自然是十分舒服的。
天子能夠這麼想,實在是大明幸事啊。
太子趁着這個機會好好刷刷聲望,提升一下能力,將來接班也沒有任何障礙了。
張煌言突然覺得自己能夠生活在如此一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臣和諧的朝代實在是太幸福了。
他還有什麼理由不替皇帝陛下治理好大明呢?
便是粉身碎骨,也是義不容辭。
……
……
第0961章 前往平倭
聖旨一下,包括於七、何守義、鄭經在內的眾人皆是感到欣喜若狂。
許久沒有仗打,他們的刀子已經生鏽了,此番倭寇不知死活的犯我大明海疆。
他們若是不好好的教訓一番倭寇,真對不起自己手中的那把刀。
何況皇帝陛下如此信任他們,他們更是要赴湯蹈火義不容辭。
三人在兵部辦理了相關手續,隨後就相繼動身。
鄭經走的最急,因為他要去福建、廣東,距離最遠。
其次是何守義,最後則是於七。
照理說山東一代的倭患最輕,於七多多少少心裡會覺得有些難受。
畢竟他是戚繼光的外孫,好歹血管里流淌着戚繼光的部分血脈,卻不能發揮到極致。
好在皇帝陛下允諾若是山東倭寇剿滅,他可以去浙江等地幫助剿倭。
如此一來到也算是解決了一個心結。
三人之中,唯有鄭經是以文官身份出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