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有一點很明顯,那就是波斯人也極大的牽制了奧斯曼人的精力。
此先奧斯曼人正在攻城,牽扯了巨大的精力。
雖然後來恰錄罕下令停止進攻,但還是耗費了他們不少的體力。
這種情況下再與明軍作戰,奧斯曼人確實是占不到什麼便宜。
李定國是沒有多少憐惜的意思,更加不會有什麼宋襄公之仁。
趁你病,要你命才是此時此刻李定國最想要做的。
這支明軍從永曆年間開始聯合抗清以來,彼此之間已經合作過無數次,默契可謂是很足的。
這種情況下在大策略不變的情況下,完全可以根據當時具體的情況進行一番調整。
李定國一直堅信如今的形勢下,明軍會取得局部優勢。
只要他們能夠把這個局部優勢進行擴大,一定能夠最終奠定勝局。
郝搖旗在其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名猛將,他已經許久沒有打過這麼暢快的仗了。
從一開始他就興奮極了,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衝鋒陷陣。
這也是老闖營將領們的習慣,個個身先士卒,絕不會躲在親兵的身後。
當然了,能夠像郝搖旗一樣不要命的還真找不出第二個。
郝搖旗將手中一柄大刀揮舞的烈烈作響,光是聲勢就足以震懾眾人。
加上其餘幾個好兄弟幫他阻隔住了奧斯曼人的援兵,在這一方天地郝搖旗可謂是無敵的。
“殺啊,為了大明,為了陛下。”
郝搖旗心中一直憋着一股勁頭,今日總算是可以暢快的傾瀉一番別提有多爽了。
奧斯曼人就是一群屢教不改的蠻子,必須要狠狠教訓他們一番他們才知道疼。
郝搖旗這次可謂是全無保留,把吃奶的勁頭都拿了出來。
因為他知道,這可能是他這輩子唯一如此暢快殺敵的機會了。
年紀漸長,郝搖旗也漸漸感到力不從心。也許再過個十年他就真的扛不住這種強度的作戰了。
所以趁着現在自己還有力氣,郝搖旗決定奮力一搏。
只要能夠擊潰奧斯曼人,他就覺得這波不虧。
另一邊的劉興明便顯得冷靜許多。這也是他這幾年來養成的習慣。
由於每次他執行的都是重要指令,必須謹慎再三,所以不可能像郝搖旗那樣搏命。但這並不是說劉興明不拚命,而是他在以另一種方式拚命。
論起襲擾作戰,恐怕沒有幾個比的過他。
至於李來亨最為擅長三堵牆衝鋒。
這種衝鋒可以最大程度上的摧毀奧斯曼人的陣型,使得奧斯曼人不能夠顧及所有的方面。
袁宗第也在一旁跟着李來亨打配合。
作為跟隨李自成打天下的老闖營,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個戰術的妙用。
說起來李來亨掌握這個法子還是袁宗第教授的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