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頁(2 / 2)

這當然給了劉興明抓住搜集證據的機會,但是同樣的也會帶來危險。

雖然他只帶了百十個人,但是一下子臨安府城出現這麼多生面孔,還是很容易引人懷疑的。

若是被這些土司發現,很可能會刨根問底,從而弄清楚真相。

到了那時,別說是想搜集罪證了,很可能劉興明一行性命都不保。

所以他們的真實身份必須隱藏,需要想出一個合理的身份來掩飾。

思來想去,劉興明覺得他們自稱姚知府新招募的衙役比較合適。

首先劉興明的手下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身子骨肯定十分魁梧爽利。一看這些人就不是文人而是武夫。

既然不能暴露身份,那麼也只能找一找護院、衙役這類的身份了。

衙役身份有一個好處,他們可以光明正大待在府衙,今後辦事也會舒服許多。

……

……

第1089章 比武大會

劉興明帶的人不多,此次前來雲南臨安府主要是為了搜集土司的罪證。

既然不能硬來,那就只能以巧取勝。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兩日後的比武大會就是最好的機會。

俠以武犯禁。

所以歷朝歷代,朝廷都是對俠客嚴格管制的,更不必說有私兵的土司了。

這些土司毫無顧忌的搞什麼比武大會,比武鬥狠,簡直就是不把朝廷放在眼裡。

劉興明只要隱藏在暗處搜集到了罪證屆時稟報給晉王殿下和忠王殿下,就能夠名正言順的討伐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土司。

有唐一代,之所以會變成中後期藩鎮割據的局面,就是因為朝廷不作為,聽之任之。

時間久了,藩鎮發現朝廷對自己也沒有過於壓制的意思,便不斷的試探朝廷的底線。

這一來二去,他們最終發現朝廷就是紙老虎罷了。

長此以往,還有誰會把朝廷放在眼裡?

到了大明,其實面臨的問題也差不太多。

無非是此刻土司們還羽翼未豐,還沒有發展到尾大不掉的地步。

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及時控制局勢,以防止發展到失控的地步。

不得不說,皇帝陛下還是很有敏銳的嗅覺的,察覺到了土司們的真實想法后,就立即把朝廷的兩位最能打的大將派到了西南來。

如果這樣還不能夠把這個問題處理好,那就是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問題了。

劉興明是很有信心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今就等着這些土司送上門來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