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讓朱由榔有些擔心的就是張煌言去了西南,內閣的事情怎麼辦。
好在大明的內閣制度是一整套完備的體系,不會因為一個人的缺失而出現崩潰不運轉的情況,頂多是在某些細節的處理上會出現些許的問題,這也是可以忍受的。
“陛下,還有一點十分重要,推恩令必須伴隨着儒家文化的推行才會有更好的效果。臣建議在西南大力發展儒學,興修官學、私學。官學固然重要,但是因為種種限制,無法實現全覆蓋。私學就不一樣了。私學可以使得所有人接受儒家教育。一代或許看不出什麼,但是兩代,三代下去,一定就會有效果了。”
張煌言是很注重教育的。
他當年在舟山抗清的時候也在堅持辦教育,如今大明朝廷有意改土歸流,他的主張自然也會應用到這方面。
朱由榔背身沉思,久久沒有作答。
這個主意當然是個好主意,但是土人們真的願意去學習儒家經典嗎?
如果朝廷通過政令的方式強加干涉會不會引起反效果?
身居高位,每一個決策都會影響到很多。
所以朱由榔必須要慎之又慎,決不能輕易的做出任何的決定。
良久,朱由榔方是轉過身來,與張煌言四目對視。
“張愛卿,你有多少把握?”
張煌言知道天子是真的動心了,故而十分認真地說道:“至少七成把握。”
“好!”
朱由榔對張煌言的這個答案很滿意。
七成,這個把握已經足夠了。
“既如此,一切就按照方才張閣老說的辦,只不過需要張閣老親自跑一趟。張閣老有什麼需要儘管說,朕一定滿足你。這改土歸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朕一定要讓你辦好。”
……
……
第1112章 路易十四的橄欖枝
內閣首輔親自前往西南,這無論如何也不是一件小事情。
天子親自主持了送別宴,之後在皇城送別了張煌言。
改土歸流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喜事。
無論如何,是值得讓人期待的。
朱由榔也相信張煌言不會讓他失望。
就在張煌言離開后不久,朱由榔接見了一位特殊的使者。
這個使者從遙遠的歐羅巴前來,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派來的特使。
此人名叫埃里克,手持路易十四的親筆手書。
鴻臚寺在接到此人的國書後立即鄭重的把其送入宮中,並把埃里克接到鴻臚寺安頓下來。
朱由榔前世本身有過在歐洲留學的經歷,也學習過法語,所以不用翻譯就可以單獨拆開信封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