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魁暗自歎服:“這女子卻是不尋常,見解高於常人。當時幾女失蹤,卻是引人扼腕,可是死因卻不儘相同,而且頗多疑點,至今未解。也許,高穎華事關此間疑團,會對此事有些知聞,可是以高穎華的個性,就算知道,也不會告知諸人。看來,這其中還真是另有曲折。“
楊卓說道:‘我向居漠北,對於江南之事不甚了了,並不清楚其中的原委。“
梵婀玲說道:“伊人已逝,風煙如故,舟頭立翁,水去不歸。”
楊卓說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梵婀玲說道:‘就如夜裡的星鬥,一去就不回還,要看也許下一次的夜幕落下。”楊卓說道:’姑娘的見解,卻是不同凡響,我等望塵莫及。“
梵婀玲說道:‘這小姑娘,確係好根骨,可惜啊。“
楊卓不知其何意,一時說道:‘此言何意?“梵婀玲說道:”想當年,江陵一帶有六大家族,分彆是柴,顧,舒,聞,陸,程六家,後來柴家沒落,顧家受到牽連,最終出了江陵,到了湘南山區,一蹶不振。“楊卓說道:‘此事,看來也是一樁恩怨。”梵婀玲說道:’恩怨往複,來去糾纏,自然是你死我活,熙熙攘攘之下,豈有覆巢完卵之理?“楊卓知道其所指的是舒家之事。
梵婀玲說道:“此時,雖然是江陵換了主政人員,可是江湖還是江湖,恩怨還是恩怨,洗刷不去。”
楊卓說道:‘以姑娘看,這裡卻是會從新洗牌。“
梵婀玲不言,一時,起身從船艙裡取出了一隻古箏,調了調,一時彈走起來。
這古箏彈起來鏗鏘有力,宛如大江奔騰東下,濤濤江水洶湧澎湃,令人血脈賁張。
古箏的韻律頗為古色古香,典雅中帶著古樸的基調,夾雜著江水的聲響,形成了罕見的共鳴。
周圍的幾個人,包括商丘七靈都是目瞪口呆,聽著這古箏鏗鏘,宛如看到了萬馬奔騰,人潮湧動,風雲變幻,潮起潮落,不知凡己。
古箏聲漸漸收住,一時周圍人激烈鼓掌叫好。
梵婀玲卻緩緩收起了古箏,回到了船艙裡。
蜀中魁在蜀州四大怪傑裡,算是精通五音十二律的。
五音即宮商角徵羽,也稱五聲,“五聲”一詞最早出現於《周禮?春官》:“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而“五音”最早見於《孟子?離婁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十二律,即用三分損益法將一個八度分為十二個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種律製。各律從低到高依次為: 黃鐘、 大呂、 太簇、 夾鐘、 姑洗、 中呂、 蕤賓、 林鐘、 夷則、 南呂、 無射、 應鐘。十二律又分為陰陽兩類,凡屬奇數的六種律稱陽律,屬偶數的六種律稱陰律。另外,奇數各律稱 “律”,偶數各律稱“呂”,故十二律又簡稱“律呂”。陽律六: 黃鐘、 太簇、 姑洗、 蕤賓、 夷則、 無射;陰律六: 大呂、 夾鐘、 中呂、 林鐘、 南呂、 應鐘。
蜀中魁隻聞得這姑娘的古箏韻律,便知其心境高遠,所謂見琴韻而知人,便是如此。
琴簫瑟箏之道,宛如弈棋,一方麵需要從小修煉方可有大成,另外自然需要絕佳天分,二者不可或缺,否則縱然是苦練十年,也斷然達不到梵婀玲這種境界。
梵婀玲曾經以琴音控製那種大蟒蛇,可見其靈性和天分都超乎常人,不覺得令蜀中魁暗自讚歎,隻不知這梵婀玲的來曆。
而梵婀玲彈奏的曲目,蜀中魁卻毫無知聞,看來是她即興彈奏,隨意而發。
饒是如此,還是叫諸人大開眼界,頓有豁然開朗之感。
諸人開始覺得這個姑娘好奇怪,彈得如此好琴,彆人誇讚時,卻又不見歡愉,不驕不躁,氣色淡然,卻是奇人。蜀中魁也閱曆頗豐,都暗自讚許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