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行前一夜,潘老娘忽然把知陶喊去談話,足足談到夜深,她才回來,還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我問:“你師父說什麼了,怎麼你不大開心的樣子?”
她說:“師父讓我明天,和你們一起走。”
“啊?為什麼呀?”我驚着問。好好的,潘老娘為什麼要讓她和我們一起離開?
“師父說,我們三家事還未得到一個徹底的解決,如今驟然分開,將來還是會聚到一起的。倒不如,讓我和你們一起離開。”
“啊?”我想不通,這是什麼理由?三家事不是已經知道來龍去脈了嗎,還要怎樣得到一個徹底的解決?
“還有,師父說我什麼事都沒經歷過,連淮口也沒離開過,是時候去外面見識歷練了。”
“那你怎麼回應的?”
“我答應了。”
“你答應了?”我又一驚,“你這就答應了?”
“不然呢?不答應嗎?”
我真是敗給了她這種萬事皆無所謂的態度,有時候,真覺得她當個道姑也挺適合她的。“可……”偏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她說:“我又不是不回來,你至於這麼吃驚嗎?”
我說:“可外面很危險,我們這一路走來,遇到了很多危險。”
她不以為然地說:“那你們不是沒事嗎?”
我一噎,“那,那你媽能答應嗎?”
“本來不願意的,剛才我和師父一起說服了她。還有,我離開了,就不用相看了。”
我想,她也真是夠任性的。
她問:“怎麼,你不願意帶上我嗎?你師父已經答應了的。”
“哪啊,我就是點驚訝,你突然間就說要和我們離開。那你離開多久,什麼時候回來?”
“不知道,師父沒說。”
“行吧。”
翌日清晨,我們所有人聚集到客廳。當得知知陶要和我們離開時,郁東識吃了驚,忙問:“為什麼呀?”
潘老娘說:“沒有為什麼,就讓她和你們一同去歷練歷練也好,她見識太少了。我教會她的本事足夠多了,也是時候讓她去經歷各種事。趁她還年輕,多走走。”
宿吳子說:“我也應下此事了,知陶和我們一同出發。”
話已至此,我們也不好說什麼。不過多個人,還是很不錯的,何況知陶人又穩重可靠。
臨別前,三羽姑是萬般不舍,直拉着知陶的手不肯放,千叮嚀萬囑咐的,十分不舍。
知陶寬慰她說:“媽你放心吧,這麼多人和我一起呢,我能有什麼事。”
“唉,兒行千里母擔憂,你哪裡曉得我這顆擔憂的心。你既然一心要去,我說什麼也攔不住你的。你只需記住,凡事保護好自己要緊。我只盼着你能早日回來,路上注意安全。”
潘老娘也不捨得知陶,但再不舍,也只得放手了,叮囑知陶說:“有什麼事,就記得和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