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弟子服其勞
舍了官道驛路,陳平安帶着倆孩子一起翻山越嶺。準確說來,是那青衣小童現出十數丈的龐大真身,馱着陳平安過山過水。意外之喜是陳平安發現在水蛇背脊之上一樣可以練習《撼山譜》走樁,一開始經常腳底打滑,走得不倫不類,久而久之,陳平安已經可以在水蛇故意晃動身軀的前提下依然如履平地。
粉裙女童可沒資格騎乘水蛇,只能背着書箱在一旁飛奔,為自家老爺拍手叫好。
這一天,陳平安尋了個山頂休憩,三人一起湊在篝火旁。青衣小童又開始叨叨:“老爺,您年紀也不小了,想不想收幾房小妾美婢、通房丫鬟啊?”
陳平安雙手靠近火堆,搖頭道:“不想。”
青衣小童伸手探入火堆,抓取一縷火焰,然後一點一點掐滅,發出黃豆崩碎的清脆聲音:“為啥?老爺您放心,人家不但不收聘禮,還願意自己帶着豐厚嫁妝過來!這種買賣,老爺都不動心?”
陳平安笑道:“不動心。”
青衣小童一頭霧水,掐滅了一團火焰,又抓來一把:“到底為啥啊?”
陳平安笑着不說話。
青衣小童嘖嘖道:“原來老爺有心愛的姑娘了啊。”
陳平安瞪了他一眼。
青衣小童小聲嘀咕道:“老爺您喜歡姑娘又不丟人,喜歡爺們兒才讓人瘮得慌……”他突然滿臉異彩,矯揉做作,扭扭捏捏道,“老爺,您看我其實眉清目秀的……”
陳平安頭皮發麻,伸手一揮,發號施令道:“消失。”
青衣小童一邊跑向遠處一邊對粉裙女童凶神惡煞道:“傻妞兒,有沒有偷偷帶着胭脂水粉,借我用一用!”
陳平安伸手撫額,這日子有點難熬。
之後陳平安像往常一般,找到青衣小童切磋武道,用以砥礪體魄。
別看青衣小童言行舉止不着調,但是對付一個武道二境的陳平安綽綽有餘,哪怕陳平安的境界遠勝尋常武夫,可對於天生體魄堅韌的蛟龍之屬而言,陳平安打在青衣小童身上的雨點拳頭不痛不癢,倒是他的拳頭一旦打中陳平安,那就是山崩地裂的效果。起先青衣小童沒拿捏好力道,害得陳平安被一拳打飛出去老遠,直接撞斷了一棵大腿粗細的樹木,嚇得青衣小童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了。可是等到陳平安痊癒之後,依舊要青衣小童繼續喂拳。
今天,陳平安剛剛起了一個拳勢,尚未真正出拳,青衣小童就已經滿地打滾,一口氣滾出去幾十圈。
青衣小童站起身,拍打滿身灰塵,讚美道:“老爺好剛猛的拳罡,太嚇人了。”
粉裙女童蹲在遠處,看得目瞪口呆。只聽說這條御江地頭蛇性情暴戾,想法簡單,修為高深,沒聽說是這麼個臭不要臉的傢伙啊。
陳平安習以為常,嘆了口氣,認真道:“別鬧了。”
青衣小童立即做了個金雞獨立的姿勢,雙手亂揮,口裡發出咿咿呀呀的怪聲。
陳平安黑着臉,轉身坐回火堆。
青衣小童手忙腳亂地飛奔回他身邊,賠笑道:“老爺別生氣,等下我一定認真。”
陳平安擺擺手道:“跟你沒關係,我就是想到一些事情,心靜不下來。”
青衣小童“哦”了一聲:“那就等老爺心靜下來再說。”
深夜時分,東華山山腳,山崖書院,有一名白衣少年開始緩緩登山,不斷唉聲嘆氣。
有個嗓音在他心頭悄然響起:“你來做什麼?”
崔東山沒好氣道:“我家先生有事,弟子服其勞。”
一個腰間別著紅木戒尺的高大老人站在半山腰的文正堂,眯眼打盹。
東華山在皇帝陛下那次御駕親臨之後,就已經撤去所有諜子密探,就連一位十境練氣士都只是在東華山近處隱藏,不可輕易踏足書院,這是大隋對山崖書院給予的尊重,或者說是大隋皇帝對老夫子茅小冬的信任。
崔東山在山腳書院門口遞交了通關文牒,一路走到文正堂,往大堂內探頭探腦一番,便打死不往裡走了,站在門檻外頭氣呼呼道:“茅小冬,你是成心噁心我還是想坑害我?你今兒撂下一句明白話,如果我不滿意,這就拍拍屁股走人,以後再也不來這山頭礙你的眼!”
茅小冬猶然閉着眼睛,滿臉淡漠,開口道:“你要麼進去敬香,要麼把事情掰扯清楚,否則我只要看你一眼,我就是孫子。”
崔東山一屁股坐在門檻上:“你就算願意給我當孫子,那也得看我收不收啊。嘖嘖,也不知道當年是誰掛着兩條鼻涕蟲跟我學下棋,然後打了一萬年的譜,到最後還是就算我讓了兩子也依舊被我殺得臉色鐵青、雙手顫抖,恨不得舉棋不定,拖延個一百年。”
茅小冬淡然道:“圍棋只是小道。”
崔東山譏笑道:“‘弈之為數,小數也’?喲呵,誰不知道你茅小冬在不成才的那撥記名弟子當中,學問做得稀拉,可最是尊師重道,侍奉老頭子比親爹還親爹,怎麼開始推崇別家聖人的道理了?尤其這位聖人還是老頭子的死對頭。怎麼,你圍棋學我,做人也要學我?”
始終閉目養神的茅小冬冷笑道:“我再跟你歪理半句,就是你兒子。”
崔東山眼珠子一轉:“我這趟來東華山就是無家可歸,暫住而已,你茅小冬如今貴為書院副山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不想看我就別看嘛,你眼不見心不煩,我也逍遙自在,皆大歡喜。”
茅小冬嗤笑道:“就你那無利不起早的性子,我怕過不了幾天,書院就要被你害得給大隋拆掉了。你要跟大隋較勁,我不攔着,但是你別想着在東華山這裡折騰。書院就是書院,是做道德學問的地方,不是你崔瀺可以隨便拉屎撒尿還不擦屁股的地兒!”
崔東山皺眉道:“你沒有收到我的那封密信?就是裡頭有一顆棋子的那封。”
茅小冬點頭道:“收是收到了,但是沒拆開,趕緊丟火爐里,然後跑去洗手了,要不然我都不敢拿起筷子吃飯。”
這話說得足夠難聽,只是崔東山半點不惱,站起身來到茅小冬身邊,嬉皮笑臉道:“小冬啊,我這次來真不是為了啥謀划來的,就是好好讀書,沒事晒晒太陽,陪你下下棋,順便照顧那幫驪珠洞天來的孩子。”
茅小冬呵呵笑道:“信你?那我就是你祖宗。”
崔東山這下子有些納悶,指了指自己鼻子:“做我祖宗咋了?壞事嗎?你佔了多大便宜啊。”
茅小冬扯了扯嘴角:“是你祖宗的話,還不得氣得棺材板都蓋不住?我自然不願意當啊。”
崔東山怒道:“茅小冬!你差不多就可以了啊!”
茅小冬閉着眼睛搖頭道:“不可以。”
崔東山用手指點了點他:“想打架?”
茅小冬驀然睜開眼睛,氣勢驚人,如寺廟裡的一尊怒目金剛:“打架好啊,以前在大驪是打不過你,現在嘛,我讓你一隻手!”
崔東山眨了眨眼睛:“你現在是我孫子了,孫子打爺爺不合適吧?”
茅小冬伸手按住腰間戒尺:“打死你之後,給你燒香便是。”
崔東山趕緊伸出一隻手:“打住打住,老頭子和齊靜春都要我捎句話給你,你聽過再說。”
茅小冬眯起眼,一身殺氣比起睜眼瞬間有增無減:“小心是你的遺言。”
崔東山嘴唇微動,茅小冬聽過心聲之後,緊緊盯住一身修為不過第五境的白衣少年,尤其是他的那雙眼眸。人之雙眼,之所以被譽為靈氣所鍾,就在於若說心境如湖,那麼眼眸就如深井的泉眼,身正則清,心邪則濁。
如果茅小冬是在大驪的舊山崖書院遇上大驪國師崔瀺,那麼根本不會多此一舉,因為兩人的境界差距擺在那裡,讓他看再久,也看不出名堂。可如今形勢顛倒,換成了他茅小冬在修為上居高臨下,當然就不同了。關鍵是他們曾經位於同一條聖人文脈,相對會看得更加清晰。
茅小冬收起視線,大踏步離去。
崔東山笑問道:“你幹啥去?不再聊聊?”
茅小冬冷哼道:“趕緊洗眼睛,要不然得瞎!”
崔東山伸手撣了撣衣襟,沾沾自喜道:“我這副少年皮囊,確實是傾國傾城。”
茅小冬停下腳步,就要轉身動手打人,畢竟他想打死這個欺師滅祖的王八蛋已經不是十年二十年了。
崔東山袖中掠出一抹細微金光,蓄勢待發。他震驚道:“你真要動手打人啊?咱們儒家聖人以德化人,君子以理服人,雖說你茅小冬被師門牽累,到如今還只是個賢人身份,可賢人也沒有捲起袖子干架的說法啊。”
茅小冬大步離去。崔東山快步跟上,雙手負后,飄逸非凡,糾纏不休道:“李寶瓶他們在這邊求學如何了?有沒有讓書院雞飛狗跳?”
茅小冬沒好氣道:“有。”
崔東山臉色陰沉:“該不會是有人想要殺雞儆猴吧?”
茅小冬冷笑道:“我還以為是國師你暗中作祟,試圖離間書院和大隋的關係,讓大隋皇帝下不來台,好徹底斷了山崖書院的文脈香火。”
崔東山有些尷尬,抬起手臂撓撓頭,乾笑道:“京城的老傢伙做得出來這種勾當,我可不會。我如今時時將心比心,事事與人為善,改正歸邪……哦不對,是改邪歸正很久了。”
茅小冬嘆了口氣,仰頭望向東華山之巔的涼亭,嗓音不重,但是語氣堅定道:“崔瀺,你如果膽敢做出有害書院的事情,只要一次,我就出手殺你。”
崔東山渾然不放在心上:“隨你隨你,你開心就好。你先說說看到底怎麼回事。如今我比你慘,真不騙你,天底下誰敢跟我比慘?小冬你啥時候心情不好了,我可以給你說道說道,保管你心情大好。不過記得帶上幾壺酒,大隋皇帝不是個小氣的,肯定賞賜下來不少好酒。”
茅小冬眼神古怪地斜瞥了眼白衣少年,搖搖頭,繼續前行,然後將大致情況說了一遍。尤其是最後一場書樓之戰,於祿一人對陣兩人,結果雙方兩敗俱傷,三人豎著進去,到最後全部橫着出來了,這下就算是副山長茅小冬都壓不住這個天大消息。
當晚,身穿公服的大隋禮部尚書和一個身穿鮮紅蟒衣的宮中貂寺,加上那位潛伏在東華山附近的十境修士聯袂登山。
只不過茅小冬面對三人,只說這件事情他自會給大隋皇帝一個交代,其餘人等,任你是藩王還是尚書,都沒資格對書院指手畫腳。三人上山其實並沒有半點興師問罪的意思,可茅小冬依舊不近人情,態度強硬至極,讓三人碰了一個天大的釘子。那個十境練氣士當場就要動手,所幸被禮部尚書給攔住了,一同火速下山,進宮面聖,順便還帶上了老劍修和李長英兩人。他們當時已經能走,但是氣色糟糕,如大病未愈。
茅小冬最後問道:“你以什麼身份待在這裡?”
崔東山毫不猶豫道:“如果你看過我的密信,就會知道於祿和謝謝兩人的身份。可以泄露其中一人的,比如來自盧氏王朝山上第一大門派的謝靈越,我就以她的師門長輩身份現身好了;如果是於祿,那我就是盧氏皇宮的隱蔽看門人之一。放心,兩個身份我都做好準備了,滴水不漏。”
茅小冬仍是不太放心,憂心忡忡道:“大隋的諜報可不比大驪差。何況大隋與盧氏王朝世代交好……”
崔東山一句話就讓他不再說話:“我是誰?”
兩人分別之際,積怨已久的茅小冬忍不住罵道:“你是誰?你是我兒子!”
崔東山“哎”了一聲,樂呵呵喊道:“爹!”
茅小冬愣了愣,氣惱得咬緊牙關,身形直接一閃而逝。
崔東山喊道:“那幫孩子住哪兒呢,爹您告訴我一聲啊!”
夜深人靜,無人回應。
崔東山翻了個白眼:“我自己挨家挨戶敲門找過去,誰怕誰啊。”
文正堂內,茅小冬去而復返,站在堂下,敬完三炷香后,傷感道:“先生、師兄,為何要如此,我如何都想不明白!我知道無論什麼都比不上你們二位,你們既然如此做,自然有你們的考慮,可……”他說到這裡,滄桑臉龐上隱約有些淚痕,“可我就是心裡有些不痛快。”
崔東山當然不會當真傻乎乎一扇門一扇門敲過去,他腳尖一點,掠到一間學舍屋頂,環顧四周,看到有幾處猶有燈火光亮,便向最近一處掠去,踮起腳尖趴在窗口,便聽到了嘩嘩水聲。他不急不緩戳破窗戶紙,果然看到了一幅“美人沐浴圖”,只可惜那女子的身材實在是不堪入目,在他覺得瞎了自己狗眼后,站在水桶內的少女尖聲大叫起來。
崔東山還不走,站在原地抱怨道:“幹啥幹啥,是我吃虧好不好!”
砰然一聲,窗戶上水花四濺,原來是水瓢砸了過來。
崔東山已經揉着眼睛飄然離去,念叨着:“眼睛疼。”
身後是愈發尖銳的喊叫聲,附近學舍不斷有燈火亮起。
崔東山憑藉記憶,一間間學舍找過去,最後總算找到了要找的人。很湊巧,李槐、李寶瓶、林守一、於祿四個人都在。
於祿側身躺在床上,雖然臉色雪白,可是精神不錯。
李槐坐在床頭,低頭看着自己腳上那雙草鞋,心事重重。
李寶瓶和林守一相對坐在桌旁,各自看書。
崔東山推門而入,大笑道:“開不開心,意不意外?”
李寶瓶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喜出望外道:“小師叔呢?”
崔東山跨過門檻,用腳關門,坐在李寶瓶和林守一之間的凳子上,翻白眼道:“先生沒來,就我孤苦伶仃一人。”
李寶瓶起身跑去門口,打開門張望了半天,沒瞧見小師叔的身影,這才有氣無力地坐回原位,趴在桌上,無精打采。
林守一放下《雲上琅琅書》,小心翼翼用那根金色絲線捆好,收入懷中后,欲言又止。
崔東山自顧自倒了一杯茶水,一口喝光,擺手道:“事情我都知道了。”
他對林守一笑道:“去把謝謝喊過來,就說他家公子需要人端茶送水。”
林守一猶豫了一下,崔東山急眼道:“幹嗎,你偷偷喜歡謝謝,怕我要她今夜暖被窩?是你眼瞎還是我眼瞎啊?”
林守一無奈起身,離開學捨去喊謝謝。
崔東山望向病懨懨的李槐,微笑道:“李槐啊,別傷心啦,陳平安聽說此事後誇你呢,說你膽子大,有擔當,是條響噹噹的好漢了。”
李槐驀然抬起腦袋:“真的嗎?”
李寶瓶冷笑道:“你傻啊,小師叔離開大隋京城這麼久了,怎麼知曉書院近期的事情?而且小師叔會這麼誇獎一個人嗎?他至多笑一笑,至多至多就是朝你伸出大拇指。”小姑娘突然直起腰,雙手環胸,“小師叔的稱讚褒獎,都留着給我呢!”
李槐有些黯然。他猶豫了半天,低着頭,像是在對那雙草鞋說話:“我要不搬過來跟林守一住吧?”
李寶瓶轉過頭:“李槐你怎麼還是這麼?憑什麼是你搬,要搬也是那三個傢伙搬!”她突然也低下頭,重新趴在桌上,“算了,我沒資格說這些。”
於祿艱難起身,李槐趕緊幫着攙扶。
於祿背靠牆壁,盤腿而坐,歉意道:“沒辦法迎接公子。”
崔東山理也不理他,打量着學舍內的簡樸裝飾,沉默片刻后,對李寶瓶說道:“李槐搬來這裡是對的,這跟膽小膽大沒關係。繼續留在那邊是下策,搬來這裡是中策,搬去李長英學舍才是上策。”
這個時候,林守一帶着謝謝回到這裡。黝黑少女看到崔東山後,顯然充滿了畏懼,只敢站在門口。
李寶瓶疑惑道:“為何是上策,我曉得。下策怎麼說?”
崔東山手指旋轉白瓷茶杯,緩緩道:“偷竊東西、欺辱李槐,這是不懂事的孩子能幹出的事,不稀奇。而且少年血性,最不講理。你們沒接觸過真正的江湖,那些個愣頭青遊俠兒,一言不合就能殺人全家,事後被官府抓起來砍腦袋,猜猜他們會怎樣?在刑場上,劊子手哪怕已經盯着他們的脖子,想着如何下刀,可那些傢伙仍然一個個得意揚揚,毫無悔意。你以為他們怕死嗎?殺人不手軟,被殺不低頭,人家就是這麼厲害。”
李槐聽得入神,只覺得那些人腦子是不是壞掉了,世上真有這麼不可理喻的人?
崔東山笑道:“所以那些孩子哪怕認了錯,回頭再給父輩們揍得屁股開花,也始終憋着口惡氣。若是再給旁人不懷好意地激上幾句話,說他們可是國公、侯爺之子,這般憋屈,對得起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嗎?還有那個大隋開國元勛之後,就會被說他們家那幅祖宗畫像如今還掛在大隋的紫霄閣裡頭呢。”
於祿微微點頭。身為盧氏王朝曾經的太子殿下,他對此並不陌生,可能是屋內所有人里最能理解崔東山說法的一個。
崔東山呵呵笑了兩聲,繼續道:“然後他們就會覺得別人說得對了。他們在自家地盤還這麼孬,以後怎麼混?豈不是連累家族一同淪為整個京城的笑話?於是就在某天大半夜,直接拿刀抹開李槐的脖子了。可能那三個鐘鳴鼎食的世家子弟做不到遊俠兒死到臨頭還能像個英雄好漢那一步,可若真到了那時,李槐都死翹翹了,他們反悔與否、是不是嚇得尿褲子,還有意義嗎?”
李槐聽得面無人色,於祿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他轉過頭,只可惜臉上的笑容比哭還難看。
崔東山放下茶杯,輕輕一磕桌面:“除了那些真正的意氣用事之外,註定有很多盤根錯節的利益之爭。有人投石問路,有人煽風點火,有人渾水摸魚。但是沒關係,我來了嘛,接下來你們就安安心心求學,其餘事情都不用管了。”
學舍內所有人都心情複雜。崔東山哈哈笑道:“怎麼,不信啊?是不信我有這個本事呢,還是不信我有這份好心?如果是前者,你們大可以拭目以待;如果是後者……好吧,我先生陳平安因為擔心你們會被欺負,這一路走得就沒真正靜下心來,所以跟我做了一筆劃算買賣,要我來看着你們。現在總該相信我了吧?”
他望向李寶瓶:“真正的江湖俠氣,從來不在於逞一時之快。”
又望向林守一:“山高水遠,來日方長。這輩子跟人結仇,真要覺得不舒坦,那就先對付了仇家,然後接着欺負人家的兒子、孫子、曾孫子嘛。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最後望向李槐:“記住嘍,修行之人,報仇也好,報恩也罷,一百年都不算長。”
崔東山自顧自拍了拍手掌:“好了,正事我已經說完了。”
他又一拍腦袋:“對了,小寶瓶,我和先生路過一處山嶺的時候,運氣好,遇到了一大群搬家的過山鯽。然後我那位先生聽說萬條過山鯽之中就有可能出現一條通體金黃的老祖宗,愣是拉着我傻乎乎蹲在樹上苦等了一個多時辰,才找着了一條故意滾滿泥土的金黃過山鯽。”
李寶瓶瞪大眼睛站在了凳子上,然後蹲下,好像這麼一來,就可以距離小師叔和那條過山鯽更近一些。
崔東山搖頭晃腦道:“他下了樹后,一路摸爬滾打,好不容易抓住那尾珍稀鯽魚,本來是想着趕緊送給你的,可是過山鯽離水最多半個月,便是手中那一尾,撐死了也不過月余。若是跟驛站那邊的人實話實說,求着他們隔三岔五放入水中飼養一段時日,陳平安實在不放心,怕他們見財起意,擔心送着送着就連人都跑了,讓你白歡喜一場。所以他說到了家鄉后,去拜訪你大哥、幫你報平安的時候,先放在你大哥那邊養着。”
李寶瓶兩眼放光,哪裡還有先前半點頹喪神色,一下子又變成了那個初出茅廬、負笈遊學的小姑娘。
崔東山嘆氣道:“小寶瓶啊,我家先生對你那是真好,什麼好東西都念着你。嘿,我就不明白了,就先生那燉肉煮魚連油鹽都不肯多放的吝嗇脾氣,到了你們這邊,咋就這麼不把真正的寶貝當寶貝了?他也不傻啊。”
好嘛,這話一出,紅棉襖小姑娘使勁皺着小臉,嘴角用力往下,這是要哭。
崔東山趕緊解釋道:“別哭別哭,過山鯽是不能通過驛站送來書院,書信還是可以的。在大隋邊境的驛站,陳平安給你們都寫了信的,估摸着十天半個月就能到這兒,到時候是哭是笑,你們這些小祖宗自個兒看心情。”
他最後無可奈何道:“陳平安還說啦:‘我的學生崔東山呢,還是個大壞蛋,千萬別信任他,但是遇上事情,找他幫忙是可以的。’”
他這番話說出口后,李寶瓶三人信了大半,便是於祿和謝謝都信了四五分。
李槐跟着林守一去學舍休息。李寶瓶回自己的學舍,半路跟兩人分道揚鑣。
崔東山在三人離去后,稍等片刻,又喝了一杯茶水,這才帶着謝謝離開於祿住處。
少女緊繃心弦,小心翼翼跟在白衣少年身後。
沒了李寶瓶三個孩子在場,崔東山面無表情,頭也不轉,冷聲問道:“為什麼面對李長英沒有出手?是不敢還是不舍?”
謝謝老老實實回答:“回稟公子,兩樣都有。”
崔東山停下腳步,對着少女就是狠狠一耳光:“一路白吃白喝,到最後就出手揍了個大隋死了爹的將種子弟?你有出息啊!你這麼出息,怎麼不上天啊?”
臉頰紅腫的少女鼓起勇氣與崔東山對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我為什麼要做?公子,你告訴我!”
崔東山又是一耳光甩過去:“因為你的命不值錢,還比不上李槐的一根手指頭值錢!在我眼中,你更是一文不值!”
謝謝滿心凄涼,咬緊嘴唇,滲出血絲。
崔東山又抬起手臂作勢要打,謝謝對他畏懼至極,不敢挪步,但是轉過了頭。
崔東山笑了笑,竟是收回手,最後緩緩伸出去,動作輕柔地拍了拍謝謝的臉頰:“這麼怕我啊,好事情。我還以為一段時間不見,你這個不要臉的小娘兒們翅膀就硬了幾分,公子我是既失望又欣慰啊。”
謝謝神色麻木。
崔東山繼續轉身前行,突然說道:“你體內那些牢牢釘入魂魄的困龍釘,我可以幫你取出一半,那麼你很快就可以恢復到洞府境。”
謝謝低聲問道:“為什麼?”
崔東山並未轉身,毫無徵兆地一腳向後踹去,踢中少女腹部。
措手不及的謝謝差點後仰倒去,一時間絞痛難忍。
崔東山神色自若道:“剛想通一個道理,跟陳平安學的。他呢,手裡攥着一枚銅錢,恨不得當一兩銀子去開銷。既然你是一兩銀子,我為何要當作一枚銅錢花掉呢?”
謝謝眼眶泛起一些晶瑩淚花。
直白俗氣的說法,而且還是全部的身家性命,僅僅與一枚銅錢、一兩銀子掛鈎。
哪一個能夠享譽王朝的修行天才,為了境界攀升,花銷掉的金銀不是按“座”“山”二字來計算的?
崔東山邊走邊揉着下巴,陷入沉思。回過神后,轉頭燦爛笑道:“想不想撕掉那張麵皮,以真面目示人?公子今兒心情好,難得大發慈悲,以後你的名字就改回謝靈越好了。怎麼樣,是不是要對你家公子感激涕零?”
一直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少女不知哪裡來的膽氣,尖聲道:“不要!”
崔東山停下腳步,轉過身,看着那個失魂落魄的少女,發出一連串的嘖嘖聲:“還會難為情啊。”
謝謝滿臉淚水地跪在地上,斷斷續續嗚咽道:“懇請公子不要這麼做……我願意繼續做普普通通的謝謝……不要撕掉這張麵皮,求你了,公子……”
崔東山伸出兩根手指:“二選一,撕掉臉皮,或者公開謝靈越的身份,你自己選,趕緊,小心我連選擇都不留給你。”
謝謝緩緩抬起頭,這一刻的凄厲眼神,如一頭瀕死的年幼麋鹿,她顫聲道:“我選擇改名字。”
崔東山搖頭道:“什麼家國師門,原來都比不過自己的臉面啊。行了,很快你就是盧氏王朝第一仙家府邸的謝靈越了。謝謝,快點謝謝你家公子啊。”
謝謝凄苦道:“謝謝公子。”
崔東山快步向前,一腳踹得謝謝歪斜倒地,怒道:“應該說謝謝謝謝公子!”
謝謝趴在地上,肩頭微顫:“謝謝謝謝公子。”
崔東山翻了個白眼:“沒勁,自己回去。”
他原路返回,獨自走向於祿學舍,把泣不成聲的少女一個人晾在那邊。
但是離去之前,崔東山撂下了一句古怪言語,只可惜少女已經聽不進去了:“改了名字,就等於改了命數,接下來謝靈越會一路走狗屎運的,不信的話,就走着瞧。哈哈,攤上我這麼個散財公子,真是你十輩子修來的福分啊。”
謝謝痴痴坐在原地,甚至忘了去擦拭淚水。
冬天的夜風十分冰冷。
風起於青苹之末,只是不管如何,在謝謝這邊,吹來吹去,都是死灰。
等崔東山回到學舍,於祿已經坐在桌旁,臉色紅潤,精神煥發。見到崔東山進來,他笑着起身:“公子恕罪。”
崔東山說道:“坐吧,看在你比謝謝聰明許多的分上,嗯,天賦也好一些,就不跟你計較了。”
於祿乖乖坐下,還給崔東山倒了一杯茶,動作自如,根本就沒有半點重傷卧床的樣子。
崔東山接過茶杯,笑問道:“說說看,為什麼會出手收尾。”
於祿坐在那裡,雙手攏袖,像是在取暖。又因為自己身材高大,而對面的白衣少年比他矮許多,所以便有些耷拉着肩頭,顯得縮成一團。他緩緩說道:“頭一個原因,當然是原本覺得活着沒盼頭,但是這一路求學,突然又覺得有件事情還是很有意思的,所以一衝動,就做了。第二,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路行來,我有些不甘心,總想着學以致用。可是陳平安境界太低,公子架子太大,那些魑魅魍魎都給林守一收拾掉了,其實他道行也不夠看,怎麼辦?剛好借這個機會,把那個大隋劍修當作自己在武道上向前走一步的磨刀石。反正活着無聊,看一看更高處的風光,又不少一塊肉。”
崔東山笑道:“墊腳石更確切一點。”
於祿笑着點頭:“公子說得對。”
崔東山道:“繼續。”
於祿想了想,崔東山笑問:“不然我來幫你說?”
於祿苦笑道:“我只要不死,以後陳平安就會覺得欠我一個人情。”
他有些緊張,但不敢奢望自己可以矇混過關,只得硬着頭皮說道:“公子之前說我和謝謝的性情跟陳平安差了十萬八千里,所以這輩子都當不了陳平安的朋友。我知道多半是對的,可心底還是有些不信,哪怕公子現在站在我跟前,我還是那句大不敬的話,要試試看。如果能夠證明公子是錯的,就最好了。”
於祿站起身,認命道:“實在沒有想到公子會去而復還,請公子責罰。”
崔東山伸手往下按了按:“一舉三得,做得很漂亮啊,我有你這樣的僕役,高興還來不及呢,責罰什麼?”
於祿大大方方坐下。估計這就是他跟謝謝最大的不同。
那個少女一樣聰明,只是她想要很多可能一輩子都爭取不來的東西。反觀這個高大少年,什麼都放得下,想要拿起來的東西又不會太重,而且從來無關崔瀺的大局,所以過得更加輕鬆。
大驪國師崔瀺,公認棋術極高。
於祿和謝謝,與白衣少年朝夕相處,實則無時無刻不是在與之手談。謝謝下棋下得太用力了,反而會讓崔瀺覺得愚不可及,眼皮子都懶得搭一下。
於祿就像是只在無關痛癢的小地方抖摟一下他的聰明機智,玩幾手崔瀺早就玩膩了的小定式,這樣就會讓崔瀺點點頭,覺得還湊合。
謝謝心裡的負擔太重,看得太遠,其實極為堅韌可敬。但是才逃過大驪娘娘的掌控,又淪為崔瀺的牽線木偶,則是她的大不幸。
於祿卻看得清最近處的細微人心,所求不多,反而活得一身輕鬆。
崔東山袖中飛出那柄形狀如麥穗的“金秋”,圍繞着燈火飛速旋轉。
於祿面不改色,笑問道:“公子這麼走入書院,不怕身份泄露?”
崔東山仔細盯着那柄飛劍,輕聲道:“以殺止殺,以惡制惡,知道吧?”
於祿點點頭。
崔東山始終凝視着飛劍帶出的金色軌跡,由於飛掠太快,劍氣消散的速度遠遠低於生成的速度,絲絲縷縷纏繞在一起,最後像是一個金色圓球,最中央是那點燈火。
崔東山說道:“一樣的道理,給大隋一個看似荒誕的理由。一個不夠就兩個,只要事不過三,兩個應該恰到好處。”
於祿猶豫了一下,苦笑道:“第一個,不然換成我?”
崔東山斜瞥他一眼:“憐香惜玉?”
於祿嘆息一聲,不再說話。
崔東山笑道:“你看得清楚,是因為太近。但是你要記住,一葉障目,只看清楚一片葉子的所有脈絡……”
他不再說話,閉上眼睛,換了一句讓於祿出乎意料的話:“如果真能看透徹細微的最深處,也很好,好得不能再好了。要知道,這其實就是我的大道……之一!”
於祿似乎全然無法理解,就不去多想。
崔東山站起身,默然離開學舍。
在他離開很久后,於祿伸出袖中的一隻手,低頭望去,手心都是汗水。
那位大驪國師曾經笑言,天底下已經立教稱祖的三大勢力,各自的宗旨根本,無非是道法極高、規矩極廣、佛法極遠。那麼這個極小是?
世人所謂的一葉障目,若是有人真真正正、徹徹底底看清楚了這一葉,當真還會障目?
於祿猛然抬起一隻手臂,手背死死抵住額頭,滿臉痛苦,呢喃道:“不要想,先不要想這些。”
崔東山來到之前打死不走入的文正堂外,直接一步跨過門檻,拿起一炷香,只是一炷香,而不是按照規矩的三炷。
一手持香,另外一隻手捻動香頭,瞬間將其燃燒點亮。
崔東山不去看至聖先師,先看了眼齊靜春的畫像,最後轉移視線,望向老秀才的圖像,雙手捧香在額頭,在心中默念。而後睜開眼睛,沒有半點燒香人的虔誠肅穆,將手中那炷香插入神壇上的香爐,揚起腦袋,對着那副畫像嬉皮笑臉道:“老頭子,跟你借一下而已,可別太小氣啊。不多,就三境,三境而已,而且只在東華山用,這總行了吧?我如今已經有五境修為,由此可見,跟在你安排給我的先生身邊,我崔瀺是學有所成的,對吧?如今你最得意弟子的最得意弟子遇上了麻煩,我又被自己先生託付重任,你不表示表示,說不過去吧?”
崔東山耐心等着,沒有動靜,香爐那炷香點燃之後,竟是半點不曾往下燒去。
他破口大罵:“老頭子,你當真半點不管我了?就連報上齊靜春的名號都不管用?你他娘的怎麼當的先生!老王八蛋,喂喂喂,聽見了嗎?我罵你呢,你大爺的,真是無情無義啊……”
毫無用處。崔東山急得團團轉,最後再度閉上眼睛,試探性重複了一遍,只不過這次加上了“陳平安”和“李寶瓶”兩個名字。
片刻之後,香爐之內的那炷香以極快速度燃燒殆盡。
崔東山反而默不作聲,沉着臉轉身離去。
出門之時,從崔東山跨過門檻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是練氣士第九境了——
足足高了四個境界,不是崔東山原先討要的第八境龍門境,而是“結成金丹客,方是我輩人”的第九境金丹境!
崔東山站在門檻外停下腳步,仰頭望向高空,怔怔出神。
很快,他就恢復玩世不恭的表情,做了個自戳雙目的動作,繼續前行:“先前認你做先生,算我崔瀺瞎了眼。今兒起,老子叫崔東山,只是陳平安的學生!”
手心突然傳來一陣痛徹心扉、直達神魂的劇痛,把崔東山給疼得當場跳起來,然後就這麼一路蹦躂着跑遠,等到他跑到山頂后,才終於消停下來。
崔東山倒抽着冷氣,渾身直哆嗦,在原地使勁甩動手臂,把一個晚上睡不着覺跑來山巔賞景的書院學生給看得呆若木雞,心想這哥們兒是發羊癇風啊?
崔東山剛要一巴掌扇死這小王八蛋,茅小冬出現在山頂,那個書院學生連忙對老人作揖,飛快下山。
茅小冬打量着崔東山,觀其氣象,看出深淺后,板著臉走下山去,與崔東山擦肩而過的時候冷聲道:“既然如此,你就老實一點在書院待着,我茅小冬就當捏鼻子忍着糞臭了。別忘了這裡是大隋京城,做事情三思而後行!”
崔東山一步飛掠到那棵千年銀杏樹枝頭,四處眺望一番后,定睛望去,最終對着東華山附近一棟幽靜宅子破口大罵:“那個叫蔡京神的老烏龜王八蛋!對,就是喊你呢,快來認祖歸宗!你十八代祖宗我今兒要跟你講講家法祖訓,快點沐浴更衣,磕頭聽訓!”
茅小冬深吸一口氣,加快步伐下山。
崔東山猶自罵罵咧咧:“孫子蔡京神,別當縮頭烏龜,快點回家喊上你兒子、孫子一起來給你祖宗磕頭。趕緊的,祖宗在這兒等着呢!”
東華山附近那棟宅子,一道虹光平地暴起,升至與東華山山巔齊平的高空。
蔡京神怒吼道:“找死!”
崔東山以更大的嗓門答覆道:“老祖宗在這裡找龜孫子,不找死!”
蔡京神繼續吼:“滾出來!”
當他升空之後,以東華山為中心,四周不斷有燈光亮起,由近及遠,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