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質疑(1 / 2)

棠錦 玖拾陸 2521 字 8天前

謝箏愕然,她想說什麼,嗓子里卻一個音都冒不出來。

就像是昨日橫在她脖頸上的白綾又一次勒住了她,無論她怎麼掙扎,都不出聲來。

嗓子眼痛,胸口痛,窒息一般。

她想問正恩大師,陸培元審案時到底知不知道紹方庭是無辜的?

他是跟謝慕錦一樣,明知是錯卻又無能為力,只能就此斷案,還是他也身在泥濘污水之中,為了替背後之人掩蓋一些事實,故意如此審斷。

謝箏不知道。

她握着玉佩的手一點點垂了下來。

良久,謝箏才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聲音:“紹侍郎將玉佩交給大師時,可還有其他物件、其他話語?這塊玉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正恩大師笑了。

明明是個連背都挺不直了的老人,可他笑起來的時候,謝箏卻覺得,仿若是看到了曾經名滿天下的柳大儒。

謝慕錦說過,柳大儒之所以受人尊敬,不僅是因為學問,而是他的品行與為人。

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從骨子裡都是儒家典範。

謝箏想,即便修行三十年,那份風骨依舊在正恩大師胸中。

“五年前,紹方庭把玉佩交給貧僧的時候,只說了四個字,”正恩大師的唇角微微揚着,似是欣慰,似是感慨,“他說,‘君子如玉’。”

玉有五德,仁義智勇潔。

謝箏合掌謝過正恩大師,從廂房裡緩緩退了出來。

蕭嫻拉着蕭臨去看塔林了,此處廡廊下,只剩下謝箏一人。

她徐徐吐了一口氣,低聲念着“君子如玉”。

紹方庭當年留下這四個字,定然是做好了慷慨赴死的準備了吧。

他到底知道了些什麼,以至於要賠上性命?

或者說,他想守護住的到底是什麼?

陸培元主審殺妻案,若他牽扯其中,那謝家慘案,他是否也……

謝箏的心一點點沉了下去。

她最初進京時,沒有想過要藉助陸家的力量,可自從遇見蕭嫻,心底里還是燃起過仰仗蕭、陸兩家來替父母伸冤、替自己翻案的念頭的。

希望就像是燎原火,從未企及也就罷了,已然冒出了火星,再一桶涼水澆下來,愈絕望。

手心泌出一層薄汗,連握着的玉佩也濕漉漉的,謝箏突然就想到了陸毓衍,想到他隨身掛着的紅玉,想到他早晨提醒她當心出汗。

她垂着眼帘自顧自想着,直到聽見一陣腳步聲。

謝箏擡頭,四目相接,她對上了那雙桃花眼。

夏日裡行上半個多時辰,即便是林蔭山道,依舊熱得很。

陸毓衍一路走來,亦是出了些汗水,那些水霧似乎漫進了眼中,水光瀲灧,勾人心魄。

謝箏下意識抿住了唇。

五年前,陸毓衍也就十二歲,紹方庭案子的真真假假,與他毫無干係。

可他是陸培元的兒子。

要是陸培元掩蓋了真相、甚至與謝家大火有關,那兩家就是仇敵,不管陸毓衍為何還掛着紅玉,她都要離他遠些。

不僅僅是遠些,是斷不能讓陸毓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不能讓陸培元知道她還活着。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