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宴只好暫且坐下。
溫子覽臉上露了尷尬,安氏在一旁亦是透出了幾分手足無措。
溫宴看在眼裡,心裡“哦”了一聲:這母子倆談得不順,老夫人拿自個兒當擋箭牌呢!
當就當吧。
桂老夫人替她把順平伯府打回去了。
她也就勉為其難,禮尚往來一下。
總歸是坐端正、笑溫婉,左耳進、右耳出,溫宴對這套太有經驗了,一點也不辛苦。
桂老夫人就喜歡溫宴“懂事”,她靠着引枕,笑眯眯與溫子覽道:“你們夫妻一個在臨安、一個在明州,常年聚少離多,我也很不忍心。
可我身邊缺不了她,她若不在,我實在是吃喝都不習慣。
那話怎麼說的,三郎媳婦,你幫我想想。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後頭還有什麼來着……”
安氏聞言一愣,老夫人突然發問,她緊張之下,腦袋一片空白,只能下意識地看向溫子覽。
溫子覽忙接了話過去:“‘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母親,您……”
“你打住!”桂老夫人不滿意地搖了搖頭,“《弟子規》如此淺顯,你媳婦難道背不全嗎?你急着開什麼口,打斷她思路!
你也就背書厲害,什麼‘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什麼‘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你媳婦背得是不夠流利,但做得好,每個字都落到實處去了。”
安氏垂着頭咬住了唇。
溫子覽嘆道:“母親教訓得是,兒子不能在您身邊伺候,是兒子不孝。”
桂老夫人伸出手指,按在了安氏的手背上:“知道你公務在身,有你媳婦在,一樣的。”
溫宴眼觀鼻、鼻觀心,聽到這會兒也明白了。
溫子覽想接安氏去任上,老夫人不放人,還“有理有據”。
果然,要有比較,才有差距。
桂老夫人比順平伯府那位胡攪蠻纏的伯夫人,可厲害多了。
第17章 銀子呢?
桂老夫人念幾句《弟子規》,就把溫子覽壓住了。
安氏偏轉過頭去,溫宴看得清楚,三嬸娘的手指用勁,似是在忍耐着情緒。
桂老夫人敲了棒子,想了想,又給了顆甜棗:“老婆子三個兒媳婦,最得緣的就是三郎媳婦了,一會兒見不着人,我就渾身不舒坦。三郎,你媳婦最懂我,不用細細交代她,就讓我舒心極了。”
安氏的肩膀都微微顫了起來。
溫子覽道:“能伺候您,是她的福氣。”
桂老夫人拍了拍溫宴的手,又與溫子覽道:“還有一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