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1 / 2)

大房兩姐弟,現在倒是不着急用錢,但他們背了把家底掏空了的鍋。

別看溫宴整天愛笑,性子活潑,曹氏知道,這丫頭根本就不是個願意吃啞巴虧的。

那天,溫宴只話趕話地提了一嘴,但她知道去歲家裡就出了這麼些銀子,怎麼可能沒有怨氣?

剛剛在屋子裡,就溫宴一人,很是自在,與其他人的狀態格格不入,一點兒也不覺得自己扔了個火藥桶。

曹氏心說:誰都不是聖人。

三兄弟都是桂老夫人親生的,溫子諒身死,但也留下了溫章。

溫家三房還遠不到分家的時候,大家交銀子入公中,靠公中發月俸生活。

能力大的交得多,以扶持子弟教育,奉養長輩生活,能力少的交得少些,踏踏實實的,家族傳承,講一個同心協力。

各家各府,能一代代往下傳的,都是這樣安排的。

溫家亦不例外,先前也沒有人說過不好。

可是,真到了要使銀子的時候,公中沒有,還沒有個明確的說法,那誰願意當那光出錢不用錢的傻子?

去歲保兩個孩子,府里出的堪堪夠保半個……

溫鳶出閣,以銀子救了溫宴他們未由,陪嫁減了又減。

溫子覽疏通門路,還是這番說辭,還被溫宴當面拆穿了。

現在,桂老夫人要進京……

曹氏深吸了一口氣,在心裡默默重複了一遍:“誰都不是聖人。”

大房、三房都可以質疑,那他們二房難道就該背莫須有的冤屈?

反正銀子不是損在她手裡的,乾脆趁此機會,全部說說清楚,也免得她勞心老力還不討好。

曹氏打定了主意,尋了胡嬤嬤來:“裡頭說銀子的事兒呢,老夫人要看賬本,你把真賬都搬來吧。”

胡嬤嬤愕然:“三老爺在?三姑娘也在?怎麼突然說銀子了?”

“老夫人要進京買宅子,說到銀錢了……”曹氏搖了搖頭,“你趕緊去。”

胡嬤嬤小跑着去辦了,很快就把近半年的賬本都抱來交給曹氏。

看着曹氏又進了長壽堂,胡嬤嬤一拍腦袋,老夫人要在京里置產,那是不是一家人就要進京了?

她去京城腳下鍍一層金的夢想,這就要實現了?

哎呦!

現在可不是想那些的時候,解決了眼前事情要緊。

次間里,桂老夫人疲憊地閉着眼睛,靠着引枕養神。

見曹氏抱着賬本回來,老夫人在心裡罵了一句“沒眼色”,這二郎媳婦就是個耿的,竟然沒聽出來她的推托之詞。

原想着,賬本遲遲不來,她又累得慌了,讓兩個兒子明兒再說這事兒,難道會拖不住?

笨、直、傻、愣!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