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1 / 2)

丈夫不在,又攤上這麼個面善心惡的婆母,天竺寺里的那一匕首不是安氏捅的,下一次就難說了。

人嘛,都有衝動的時候,都有喪失理智的狀況。

阮執難道不曉得殺妻是蠢中之蠢嗎?

他還是激動之下淹死了阮陳氏。

萬一安氏有一天發了瘋……

曹氏不敢細想,還是讓三弟妹留在臨安城吧,一家人求個齊整,不如求個太平。

這麼一想,曹氏給溫子甫遞了個眼神,想讓他開口把話題拽開,莫要讓老夫人一定要三房交代出個結果來。

溫子甫領悟不了,反而疑惑地看她。

曹氏心累,怪她,溫子甫壓根想不了這些,他從頭到尾都覺得母親慈愛的大善人。

話不投機!

曹氏果斷換了目標,沖溫宴道:“珉哥兒和章哥兒說,初七那天從書院回來,山長要回鄉過年了,書院再開課得等到年後,我馬車都安排好了,到時候去接他們。”

溫宴忙道了聲謝,道:“勞叔母費心了,等章哥兒回來,我問問他年後的安排。”

桂老夫人一聽這話,坐直了身子,問:“宴姐兒的意思是,沒有打算讓章哥兒也去京中?”

溫宴道:“章哥兒以前在京中念書是外祖父親自教導的,他再去京城,不愁找不到好先生,但我更擔心周邊狀況。

他如今對玉泉書院的生活很適應,山長亦是當世大儒,學問出眾。

書院雖有紈絝子弟,但絕大多數學子都是向上的,章哥兒與我說過,念書的氛圍很好。

這就是我的想法,之後得問問他自己,是想留在玉泉,還是去京中再拜一名師。”

桂老夫人認同地點了點頭。

溫章在念書上極有天分,自己也愛學,耐得住性子。

年紀雖不大,但前途光明,在桂老夫人看來,溫章只要好好念,將來下場科考,也能取的和他的父親溫子諒一樣的成就。

這樣的孩子,不能有絲毫的放鬆和怠慢。

名師,必須是名師!

方大儒已經是聞名天下的好先生了,又與夏太傅交好,更是疼愛溫章。

等到了京中再挑,也未必能挑個比方大儒更好的。

既如此,何必捨近求遠。

“到時候老婆子也跟他說說,”桂老夫人道,“在這裡念也挺好的,正好與珉哥兒一道,兄弟兩個作伴,我們都放心。”

溫鳶一聽,心中暗喜,老夫人讓溫珉留下了,那自己到時候再以伺候母親為由留下,三房就都在南方了。

邊上的曹氏也揚了揚眉。

還是宴姐兒機靈,一個暗示,就把話給接下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