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當面跟溫辭不客氣的,暫時還沒有,不過,隨着事態加劇,遲早會有。
真到了那時候,杜老先生想,溫辭應該也能進退合適、應對有分寸。
因為,他看出來了,這個學生,心氣高,亦有韌勁。
杜老先生教了一輩子的書,見過很多有天分的學生,甚至是勤奮又有天分的學生,但他最喜歡的,還是有韌勁、面對磨難時能咬牙挺住的學生。
勤能補拙,但韌性,卻有可能一輩子都磨不出來。
朝堂風雲變幻,起起伏伏,太過正常。
沒有誰能永遠順利地走青雲路。
書院以讓學生金榜題名為目標,但他個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己的學生,能在進入官場后,一直發光發熱。
無論是在小地方累資歷,還是大衙門裡求前程,能熬得住,穩得住,通身的學問能為百姓謀福祉,那才不算白讀了那麼多聖賢書。
溫辭就是這樣的學生。
天分中上,不算拔尖,很刻苦勤奮,家裡有些背景,能給他鋪一鋪路。
歷練一些歲月,磨出來了,能在朝堂上做不少事情。
這樣的人,不該折在這個時候,也不該讓他背着污名去走以後的路,那樣,就太可惜了。
而經歷困難,就像是外頭呼嘯着的寒風。
梅花香自苦寒來。
“既然你們家裡人都這麼有信心,這麼硬氣,”杜老先生深吸了一口氣,“老朽豈有不成全的道理?僅香居書院,還是勢弱,老朽出面,請京中的幾家大書院一道來辦個茶會,各家都出題,想來的學子都可以來。”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知道了。
他的學生,即便不是汗血寶馬,也是千里良駒!
溫宴鄭重向杜老先生道謝。
與預想的一樣,他們溫家越有底氣、信心越足,杜老先生也就越願意出力。
杜老先生擺了擺手:“就後日吧,讓溫辭做好準備,也轉告老夫人,身體要緊。”
說完 了事,杜老先生沒有多留。
他急匆匆去拜訪自己的好友,京中另一家書院的符山長,請對方出面,主辦、主持這一次的茶會。
這也是為了降低香居書院在其中的推動力,更能取信那些對溫辭抱有疑惑的考生。
符山長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聯合幾大書院來辦,對他們溪山書院而言,是個提高名聲的好機會。
再者,考生們紛紛趕來,溫辭能不能脫穎而出,全看他自己本事,他們書院可沒有替人洗冤情。
杜老先生與符山長商議一番。
符山長又連夜給其他幾家寫了帖子,請他們一塊參與進來。
名頭響亮,給考生們一個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
反正,絕口不提溫辭。
翌日,由溪山書院主辦,京中幾大書院協辦的茶會在考生中宣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