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頁(1 / 2)

紙條在燭火里冒着煙,火焰吞噬了烏黑的字。

霍以驍心念一動,翻了翻手邊的一本底檔,問李三揭道:“還有韋仕的筆跡嗎?”

韋仕韋侍郎,前任右侍郎,被馮婕妤禮尚往來、藉由溫宴和霍以驍的手,給恩榮伯府警告的棋子。

李三揭就是接了韋仕的缺。

“我找找。”李三揭翻了四五份出來,全捧給霍以驍。

霍以驍仔細對了對,道:“那把摺扇,應該是韋仕的。”

第469章 空了

李三揭驚訝。

他趕忙起身,把底檔上的字跡與霍以驍帶來的、拓自扇骨上的文字對了對。

果然,越看越像。

衙門裡的各種文書,多是底下主事、員外郎來撰寫、抄錄、整理,尚書、侍郎的長篇大論在其中反而不常見。

他們翻出來的,也就是韋仕在文書上的幾個批註、補充,或是簽名留印。

很少,也就是特特去看,才會發現端倪。

當然,也有手書與刻錄的差異在其中,但李三揭越看,越覺得是出自同一個人的手。

尤其是“定門關”這三個字,每一個都是“點”開始,執筆而落,與刻刀刻點,很像。

這個點的落筆感覺,也出現在“貳”和“柒”上。

扇骨上的那些數字中,這兩處與韋仕寫字,能看出相似來。

李三揭下意識地要開口,話到了嘴邊,又趕緊咽下去。

他抓起了筆,刷刷寫道:扇子是從韋仕家裡抄的?

霍以驍頷首。

十之八九,是如此的。

韋家抄沒,不少東西充入庫房。

這扇子雖然平平無奇,但抄家時太混亂了,被混着搬進庫房也不奇怪。

搬進來了,也不好因為它不值錢就扔出去,便一直與書畫堆在一塊,最終被霍以驍一連串抱了出來。

那麼,韋仕為什麼把這些刻在扇骨里,他記下的數字又是什麼意思?

李三揭在書房裡來回踱步,又咕嚕咕嚕灌了半壺冷茶,用力晃了晃腦袋。

足足想了一刻鐘,他忽然靈光一閃。

三步兩步回到案前,李三揭坐在來,右手在算盤上撥得噼里啪啦響。

一面算、一面記,口中嘀嘀咕咕,念念有詞。

霍以驍認真聽了會兒,沒有聽懂。

李大人念得太含糊了,嘴快,還夾了不少臨安話,估計除了他自己,誰也聽不懂。

可霍以驍知道,李大人估計是抓到線頭了,他的眼睛越來越亮,整個人都精神奕奕。

隨着算盤珠子聲停下,李三揭長長舒了一口氣。

提起筆,把幾個關鍵的數字重新抄寫,做好備註,交給霍以驍。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