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頁(1 / 2)

皇上又轉過身去,看着幾個兒子。

目光從霍以驍身上經過時,他的眉頭緊緊皺了起來:“越發不像話了!要朕賞你一把銅鏡嗎?給朕進御書房來!”

說完,皇上一摔袖子,快步出了金鑾殿。

吳公公匆匆喊着“退朝”,帶着儀仗一塊,追着去了。

留下文武大臣,面面相覷。

方啟川理了理衣擺,背着走就走。

吵是用不得吵了,皇上都走了,他還費這個勁兒?

官員們亦是結伴離開,廣場上三三五五聚在一塊,小聲說話。

有說定安侯府太着急了的,讓皇上下不來台;有說聽皇上與畢大人說話的意思,沈家鐵定是沒有機會了;有說沈家到底是皇太后的娘家,不如此做,平反不了……

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猜想。

亦有人猜皇上說四公子的那句話的意思。

大朝會,官員眾多,品級相差也大,有一部分官員、尤其是離前頭遠的,沒有看到什麼,只能品那“銅鏡”的意思。

因為,唐太宗那句話,實在太出名了,誰讀史書時沒有讀過呢?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連以此為切入的策論文章,都不知道寫了多少,又看了多少。

唐太宗以魏玄成為鏡,說了這麼一番話。

皇上又是什麼意思?

是說,他以四公子為鏡?還是說,四公子今日行事太偏,需要有一面銅鏡?又或者,皇上賞了銅鏡,是對四公子的警示,還是期許?

方啟川聽了幾句,心驚肉跳。

這沈家還沒徹底倒下,四公子甚至都還不姓朱,這些官員再這麼猜下去,可不得把人嚇死!

他們自個兒嚇自個兒也就算了,四公子被他們架得高高的,一旦不留神摔下來,頭破血流,畢竟,姓朱的兩隻手都不夠數。

“想岔了不是?”方啟川湊上去,笑眯眯道,“你們那是沒看到,四公子脖子上,從這兒到這兒,一道紅印子,領子下面還有呢,他也不遮,就那麼露着,嘖嘖!”

一面說,方大人還一面拿手比劃:“論精神好、會鬧騰,還是年輕人吶。哎,不信啊?不信你們只管去裡頭問,站殿內的有一個算一個,都看到了。”

那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容訕訕、十分尷尬。

竟然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難怪皇上還說了“不像話”,看來他們真的是想太多了……

那樣,確實很不像話。

金鑾殿里,朱茂又看了一眼霍以驍的脖子。

當真一言難盡。

以至於,問一下各項正事兒,都會被那道鮮艷的印子給吸引走了注意。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