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頁(1 / 2)

他又不養貓!

結果,鬧了個笑話。

不一樣,還用來當借口,不是欲蓋彌彰嘛!

幸好,書房裡沒有其他人,霍以驍說完就去尋黃卜慶了,只他一個人在,朱桓捂着臉尷尬了一會兒,這一茬就算過去了。

霍以驍和黃卜慶一起往都察院去。

既是主動迴避,黃卜慶當然也不會再問三殿下說了些什麼,只與霍以驍說案子想法。

三司官員在歸德府查驗三船物資之後,木料、石塊暫存庫房,在覃尚書提出調運之後,才裝船北上。

而那批鐵器,早早就已運向京中,由都察院保存着,待案子結束之後,再來處理。

鐵器運達之初,黃卜慶被停職,待在家中,沒有機會接觸它們,重新出來做事之後,只去都察院看過兩眼,留了個印象。

“還得再仔細看看,”黃侍郎道,“制鐵不是容易事,匠人再好,沒有合適的場地、用器,也出不來規正的鐵棍,多觀察觀察,興許有收穫。”

霍以驍聽黃卜慶講解制鐵,從開採到製成兵器、用具,各個環節,黃侍郎說得頭頭是道。

黃卜慶為了表現下自己並非庸碌之輩,這些年在兵部也不是光領俸祿不干事,哪怕他一個官員不需要進礦洞,他對其中門道依舊了如指掌,起碼,知識豐富。

兩人一直說到了都察院。

陳正翰正忙着處理沈家事情,聽了黃卜慶來意,就讓人帶他們去庫房。

鐵棍在裡頭堆疊整齊。

霍以驍拿起一根,照着黃卜慶的講解,觀察了一番,道:“如黃大人說的,這樣的算做工不錯了的吧?”

黃卜慶又是撫摸又是掂量:“不粗糙、不割手,每一根的份量也差不多……”

他又多取了幾根。

表面雖然沒有那麼光滑,但這個出品,已經算很穩定了。

上頭沒有任何印記,想從此溯源,並不可能。

黃卜慶將鐵棍又放了回去,與霍以驍道:“我看着,應是官家出來的。”

第565章 壞了

霍以驍掂了掂手中的鐵棍,道:“先前查的也是這個方向,就是沒有斬獲。”

三司官員都不傻,看過這批鐵器,也能得出這個結論。

只是,後頭的調查卡住了。

就不說從嶺南到北境了,就是只查從嶺南林場到歸德府的這一路,眼下也不知道,鐵器是什麼時候被塞進了原木里。

沒有來路,不知出產。

範圍內的所有官家的熔煉爐子都刷了一遍了,全部沒有干過私產私運的活兒。

黃卜慶思考了一番,道:“武安規掌着運輸,但他再’一手遮天‘,也不可能捨近求遠。三船的東西搬上搬下,動靜太大,瞞不過所有人。”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