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連瀟的身形晃了晃,倚着粗壯的竹子才站住了。
頭皮發麻,穆堂的話反覆在耳邊響起,他用力掐了手掌,道:“你是說,祖父、父親和三叔父,他們都是……
他們都是死在二叔父手上的?
為什麼?”
為什麼,為了爵位,這個答案讓人如墜冰窖。
“當年四老爺為救老侯爺而死,這給二老爺提了醒,戰場上什麼都有可能發生,而戰死沙場,也不會讓人起疑。”穆堂絮絮說著陳年舊事。
永安十三年,北疆戰場上到底發生了什麼,是誰動的手,穆堂不知道,但他確定,是穆元謀的手筆。
在老侯爺和穆元策、穆元銘死後,攔在二房路上的只有穆連康和穆連瀟。
穆元謀選擇先動穆連康。
穆連康年長,在沒有嫡長房嫡長孫的情況下,穆連康是可以壓在穆連誠頭上的。
而若穆連康死了,穆連瀟成了世子,他比穆連誠還小些,建功立業不會趕在穆連誠前頭。
最要緊的是,安全、穩妥。
比起穆連康失蹤,穆連瀟下落不明,會叫外人起疑。
穆堂知道穆元謀的這一切計劃,但他無能為力。
他賭了一把,沒有要了穆連康的命,現在看來,他賭贏了,穆連康活下來了。
永安十四年抵京,聖上甚至親自到了定遠侯府封賞悼念。
穆堂什麼都不能說。
若聖上知道他給與了無限榮耀的定遠侯府,他賞賜無數的穆家,這鮮血換來的功勛背後,是穆家的內鬥,整個侯府都完了。
內鬥原本就見不得光,何況還是在戰場上伺機謀害穆世遠父子。
這是不把朝廷與韃子的戰爭放在眼裡,這是拿邊關無數將領兵士、百姓的性命在爭權奪利,這是赤裸裸的藐視皇權。
別說是整個侯府砍頭了,以那幾年朝廷和韃子戰爭的犧牲,穆家誅九族都不為過。
到時候,定遠侯府何在?穆連瀟的命何在?
穆家沒有翻身的路,穆家連一絲血脈都留不下。
說出來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哪怕是偷偷告訴了吳老太君,在定遠侯府被二房捏在手中的時候,根本瞞不過穆元謀。
一旦曉得事迹敗漏,穆元謀就不會再小心翼翼徐徐圖之,他會雷霆處置掉穆連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