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頁(1 / 2)

翌日,楚維琳又使人去請了憶夙。

憶夙來時格外詫異,本以為再過個三五日,楚維琳這裡能給些訊息就已經不錯,沒想到這麼快。

“小侯爺還未離開金州吧?”楚維琳笑着與憶夙道,“也免得你再趕往明州,一來一去的,路上反倒是耽擱了。”

憶夙因着李慕渝的吩咐,待楚維琳比最初時客氣了些,認真聽着楚維琳說話。

待楚維琳說了水四兒、水舞和藏在宅子里的銀子,尤其是那宅子的地址清清楚楚之後,憶夙的神色複雜,看向楚維琳的眼睛里也帶了些不解和懷疑。

憶夙是跟着李慕渝來的江南,李慕渝為了烏禮明的事情日夜辛勞,憶夙一一看在眼裡,也知道此事並不簡單,因而在曉得烏禮明和陶家有些關係之後,她聯繫了瑞喜班。來金州唱戲,目的就是接近陶家人,想從中挖出些線索來。

哪知道是柳暗花明,東邊不亮西邊亮,陶家那裡沒有戲,楚維琳卻給了這麼大的驚喜,驚喜得她都有些不信了。

“夫人怎麼會知道得這麼清楚?”憶夙直接問道。

楚維琳亦不瞞她:“府里的一位師爺,從前和烏禮明打過交道,如今見烏禮明大難臨頭了,棄明投暗說出來了。”

“哦?夫人的意思是,他識時務?”憶夙又問。

楚維琳失笑,她不願意讓憶夙以為他們夫妻想保一保這位“投誠”的知情人,道:“不過就是一株牆頭草而已,我們爺也藉著這個機會,摸透了他的為人底細。”

憶夙是聰明人,瞭然點了點頭:“我會回去稟了小侯爺。”

知道了牽頭人,知道了銀子的去處,等四皇子到了明州,查抄起來就一定會有收穫,況且,烏禮明犯的可不僅僅是私貨生意,還有像和陶家牽扯的案子,樹倒猢猻散,只要有一個點迸發了,後頭的,就一個跟着一個查出來了。

烏禮明自顧不暇了,陶家自然無處庇佑,常郁昀這些時日查陶家的底,翻出來的問題也不少,不單單是海州的那批藥材和永記鋪子里死了一個學徒,陶家其他的一些生意也不幹凈,甚至是沾了血的,只因靠山硬,從前的金州知州又收了銀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才逍遙到了今天。

憶夙把事情一一向李慕渝言明,李慕渝本打算再過兩日才往明州去,此刻有了線索,自不會耽擱時間,匆匆出發。

瑞喜班還在金州,憶夙這段時間以唱戲的名義出入府衙後院,突然單獨離開並不妥當,便乾脆留了下來,等瑞喜班離開金州時再一道走。

此時是萬事俱備,只欠四皇子那陣東風了。

楚維琳再府衙里休養了兩日,又有客上門來了,捏着手中的名帖,她神色淡淡,卻是帶了幾分不耐煩。L

ps:感謝書友sandylai、貓遊記人的月票~~

☆、第三百零四章 官司(八)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