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1 / 2)

“今兒早朝時,已經極力爭取了,”黃太師勸道,“總得讓皇上琢磨琢磨,老侯爺別著急……”

“不急?”秦胤道,“怎麼能不急?

探子既報了南蜀狀況,我們就不能拖拖拉拉。

現在就是趕時間,做好一切應對之策,要是等南蜀的兵力到位,我們被他們牽着鼻子跑,就被動了。”

黃太師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

若不然,早朝時候,他也不會那麼硬着來向皇上諫言。

但是,欲速則不達。

今日再去面聖,顯然不是好選擇。

董侍郎沒有讓這兩人再爭下去,直接說軍務,把話題帶開了。

秦胤聽得很是認真,時不時地問上幾句。

他最關注的,至始至終還是飛門關的狀況。

兵部消息完備些,比他躺在家中,由秦治轉述的內容豐富許多。

不止是聽,永寧侯還問董侍郎要了邊關送回來的軍報,從頭到尾,自己看着梳理了一遍。

“毛固安……”秦胤嘆道,“毛固安太急了,馮仲後續應對倒也可以,只是……”

沒有說完的話,大伙兒都明白。

只是南蜀橫插一手。

“南蜀那兒,”秦胤想了想道,“我們先做準備吧,老夫這就進宮去了。”

黃太師想攔他。

勸是勸不住,不如再多說說軍情?

可絞盡腦汁一想,南蜀的狀況也只有探子傳回來的那些,只是一個異動的方向。

更具體的內容,一個字都沒有。

顯然是,發現了風吹草動之後,來不及做更細緻地探查,立刻就往京中傳信了。

畢竟,情報可以陸續補充,提醒卻要趕在第一時間。

因此,在後續消息送達之前,他們連再具體商議商議都做不到。

這也難怪,秦胤的重點全放在了飛門關。

思考着的這點工夫,轎子已經出了屋子,到了院子里。

黃太師追出去,見秦胤神色凝重里透着堅定,他喉頭裡那些勸解的話一下子重如千斤。

這可真是……

一個個的,都是硬脾氣。

“算了,我不攔着你進宮,”黃太師感嘆道,“不過,此刻進宮,無疑是觸霉頭。老侯爺慎重些,別真火上澆油。你這性子,一急、一氣,再厥過去一回,真就不能去飛門關了。”

永寧侯道:“老夫心裡有數。”

兩廂行禮。

竹轎子出了兵部,穿過千步廊,往宮城方向去。

黃太師目送着,嘆道:“有什麼數!”

范太保摸着鬍子,想了想,道:“你也別太擔心了,御前置氣還能全身而退,永寧侯近些時日,也算有經驗。”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