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穿上龍袍都不像個皇帝”,就是指壓不住、鎮不住。
林繁則不是那樣。
沒穿上龍袍,坐在御書房裡,他們這些臣子,無論是老的少的,從內心裡都不敢、也不可能小覷他。
林繁很合適這把椅子。
黃太師很清楚這一點,可直到今時今日,在天邊那若隱若現的晨光中,他看着身着龍袍的林繁一步步往上,心中情緒遠比設想得要澎湃得多。
人靠衣裝、佛要金裝。
這身龍袍加身,讓本就很有模有樣的皇太孫,一下子就有了九五之尊的威儀。
這不是“像不像”的問題,而是,本來“就是個皇帝”了。
年輕、有抱負,好學又有想法,有衝勁,張揚背後又不失謙遜之心。
多好啊。
有這樣一位皇帝,他們大周,也會像林繁的腳步一樣,一步、一步往上走。
登基議程繁複,一直持續到了朝霞滿天。
霞光映在琉璃瓦上,燦爛奪目。
平陽長公主看着林繁走完了全程,鼓樂聲回蕩在她的腦海里,久久不散。
這些年,她參與了三次。
第一次是父皇趙揮的開國大典,隆重至極,她受封平陽公主,滿心歡喜。
第二次,是趙隸當了皇帝,她成了長公主,臉上帶着笑,心裡的郁與恨,她直到今時今日,依舊沒有忘記。
這是第三次了。
往後,林繁的名字會從林家族譜上劃去,他成了趙繁,是大周的嘉平皇帝。
而她趙瑰,又要長上一輩,成為平陽大長公主。
她很高興她等到了這一日,當然,她更高興的是,這是趙繁自己做出了決定。
是他,決意成為“趙繁”,決意把整個大周抗在肩頭。
鐘鼓齊響,傳遍整個皇城,又一路傳出宮外,傳遍京師。
趙隸坐在牆角。
只聽那傳來的鼓樂聲,他就能想象得到,金鑾殿那兒進行到哪一步了。
每一個畫面都能夠呈現在腦海里,他不願去想,卻又揮之不去。
這些時日,他被幽禁在此,陸陸續續地也知道了不少事情。
都是他的好侄兒想要讓他知道的事。
那日金鑾殿對峙,趙隸只聽見了順妃的抗爭,以及趙啟的義憤之言,他知道忠勤伯全家都背叛了他。
後來,他才弄清楚,不止,不止這些人。
安國公府在晉舒兒母女險些喪命之後,就已經想方設法給順妃遞消息,說服順妃倒戈了。
這讓趙隸十分生氣。
若非母后當日去動晉舒兒母女,安國公府怎麼會去鼓動順妃?順妃又怎麼會受鼓動?
順妃若無二心,忠勤伯又怎麼會放反賊進城!
一環套一環!
不止順妃,在這宮裡潛藏最深的,竟然是淑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