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頁(1 / 2)

見時機差不多了,周氏笑着與馬老太太道:“大伯母是一時惱急了的。戴媽媽說得是,我回去就趕緊叫人去尋工匠。等畫好了圖紙。年內能建就建。不能建好就再等等,還要再找一個好師傅來的。我看呀,四丫頭若是不方便住在慶榮堂里,我和三嫂說一說。叫四丫頭搬去同她一起禮佛。四丫頭又擅綉,就用金銀盤一套佛蟠、佛帳來,等到了臘八佛祖成道那一天,送去天寧寺,表表心意。”

眾人都鋪好了台階,段氏更是說了從自己的陪嫁里掏錢給臻琳準備刺繡的金銀線和上好的黃綢緞,馬老太太這才點頭應了。

李老太太看馬老太太的模樣,定然是有話要另外再同臻琳說,便叫季氏和臻璇扶着自己回慶安堂。

青帷小馬車行得極緩。一路上李老太太都沒有說話,季氏雖然有心和臻璇說幾句,卻礙着婆母不好開口,只能用眼睛細細打量臻璇,看她是胖了還是瘦了。

等到了慶安堂。李老太太與臻璇道:“你先去梳洗梳洗再過來說話吧。”

臻璇應了,回到房裡,四個大丫鬟已經把房間收拾得差不多了,見臻璇回來,趕忙叫人搬了熱水進來。

沐浴梳洗,頭髮沒有完全乾透,就叫桃綾左右輕輕挽了兩個髻,便去了李老太太那裡。

李老太太正在和季氏說話,見臻璇進來,暖聲道:“小心着涼。”

季氏笑着拉着臻璇坐下:“看起來精神還不錯,那就好了。”

說了一些京中見聞,話題慢慢也就回到了臻琳身上,換來李老太太一聲嘆息。

“偏就牽扯到了朝堂鬥爭里,臨走的時候,誰會想到呢。”李老太太搖了搖頭,“也可憐四丫頭,那麼小的年紀,老大媳婦未必捨得她念一輩子的經。”

季氏同樣是做母親的,怎麼會不懂段氏的心情:“等過幾年,事情再淡一些,給四丫頭換個身份,找個知根知底的,雖然不是門當戶對,好歹不用這麼熬一輩子。”

李老太太和季氏幾句話,聽得臻璇一怔,而後慢慢垂下了頭。

知根知底又如何,誰知道會不會是下一個程琅元呢?但也不能因噎廢食,總歸是要謀一個出路的。

李老太太擺了擺手,道:“都是八字沒一撇的的事呢,要操心也不是現在操心。不過啊,四丫頭怎麼看都是有福相的,定然是否極泰來的。”

周氏做事麻利,不過小半個月工匠就已經出了圖紙了,選址就在慶福堂西側的一個大花園裡,那處花園平日里走動的人不多,地方又大,幾十年前也是家廟的位子,後來大火燒了一場,沒有重建,就這麼荒廢着。

臻琳搬去了慶福堂里和劉氏同吃同住,每日上午陪着劉氏誦經,中午、晚上在趕着佛幡,臻璇去看了她幾回,也陪着綉了一會。

臻琳似乎心情還不錯,笑着與臻璇道:“我沒什麼不習慣的,就當是做了一個老姑娘吧。”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