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樣的農家女,離何老太太心目中的嫁妝豐厚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但是,那封賞到如今還不到半年,官宦人家也好,小商之家也罷,誰都不敢在這個時候輕視那些佔了忠孝仁義卻年紀大了的未嫁女子,因此,若是何老太太的人選品行優良,僅僅是因為那姑娘家年紀偏大些,老祖宗應該不會氣得把人轟出來,只怕還有別的因由。
臻璇的這個推斷,夏頤卿頗為贊同:“別的情況我也不清楚,明日里我叫人去打聽打聽,等弄清楚了再與祖母、母親說。”
鄭老太太要是知道了何老太太打的是這種主意,不曉得會是何種心情。
231章 舊賬(五)
夏頤卿辦事效率,一天的工夫,事情就弄明白了。
何老太太相中的那戶人家姓王,住在城郊,王小姐從前與甄家是議過親的,不料剛交換了庚帖,甄家少爺就遭了重病,沒多少日子就沒了。
甄家上下傷心過度,拿着王小姐的八字說人已是他們甄家人,要逼着王小姐去做姑子。
王家就這麼一個閨女,哪裡肯答應,反駁道,不過是剛換了庚帖,出了這種事定然是八字不合的,連文定都未曾有,哪裡能算是甄家人了兩家吵得不可開交,都鬧到官府去了,到最後是甄家祖母拍了板子,這麼晦氣的媳婦甄家不要,在王家大門外把庚帖狠狠地扔在了王老爺臉上,這事才算了了。
事雖了,王小姐卻被打上了克夫的罪狀,哪個媒婆都不肯上門去提親。
王家家底不錯,又是絕戶,退而求其次,就想找個外鄉人入贅,只是找了許久也沒有誰願意。
結果一拖就拖到了這個年紀,到了如今,只要有人願意娶王小姐做正妻,賠上所有的家底都是可以的,反正王家老爺太太沒兒子,與其將來叫八竿子打不着的親戚謀了去,不如全部給了女兒。
聽聞何老太太要挑一門這樣的親事,就有人想到了王家。
那媒婆與何老太太說了一說,猛一聽到克夫這樣的傳聞,何老太太着實有些忌諱。
一般這種命硬的女人,不單單能克丈夫,一家老小都要跟着遭罪,家宅不寧。
當時何老太太就猶豫了,夏蘇卿沒事還好,但凡有個不妥當的,老祖宗和老二太爺跟前就不好交代了,更叫她在意的是同住在屏翠園裡的這一大家子人,她的親兒親孫可不能受連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