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拿了一顆放進嘴裡,閉着眼品味。
湘翮又端到了臻璇面前:“二奶奶請。”
臻璇也取了一顆,含到嘴裡她略皺了皺眉,實在太過甜膩,不適合她,大約會對夏湖卿的口味。
老祖宗吃完一顆又取了一顆,叫桂嬤嬤把經文捧過來,她慢吞吞看了一會,點了點頭:“不錯不錯。”
湘翮留意到臻璇神情,巧笑着道:“奶奶可是覺得太甜了?其實呀,是從前老祖宗病中口中無味,大姑老太太知道了着急,這才做了一些特別甜的蜜餞送來。”
原來如此。
病得久了的人,口中寡淡,吃什麼都沒味道的,要麼大甜,要麼大咸,才能勾起一丁點味覺,只是不能多吃,只嘗幾口,也就蜜餞最是合適了。
“大姑老太太對老祖宗可真是一片孝心。”臻璇笑道。
老祖宗想起從前,也不住點頭:“兒子們是孝敬,可論心細體貼,都比不過閨女。”
說完,又是長長的沉默。
一炷香的工夫,老祖宗與桂嬤嬤說了幾句,又與臻璇道:“我今日累了,你先回去吧,叫桂嬤嬤送你。”
臻璇應了。
桂嬤嬤扶着臻璇出來,沿着抄手長廊一直往外走,低聲道:“大姑老太太閨名惠祥,小時候伶俐聰慧,老祖宗爺與老祖宗都格外喜歡她。”
臻璇知道,桂嬤嬤這會兒說的定然都是老祖宗的心思,好端端提起大姑老太太大約也與自己和楊二娘的衝突有關,便不言語,等着桂嬤嬤繼續說。
說起那一段往事,桂嬤嬤都忍不住嘆息。
江南一帶的行商人家之中,除了夏家是皇商之外,另有幾家格外富裕些,其中有一姓李人家,夏家老祖宗爺與李家老祖宗爺關係還算親厚。
在夏惠祥很小的時候,老祖宗爺便想與李家結親,那時也算得上門當戶對,提過一兩次,李家也沒有反對,只說等兩個孩子大一些再換庚帖。
264章 年節(六)
商人重諾,因着這一句話,老祖宗爺放下心來。
哪裡知道,李家出了一個進士,做了官老爺,而那時候鄭老太太還未進門,李家飛黃騰達,再看不上夏家,另定了一門親。
那一年夏惠祥十四歲,眼瞅着就要及笄。
老祖宗沒辦法,想替女兒另尋一門親事,可媒人推薦的人選她都不滿意,拒絕了幾次,媒人也傲氣,講了一句“你家小姐再好,也是曾經議過親被人家退回來的,年紀也不小了,何必這麼挑!”
老祖宗氣得不行,大罵李家不厚道,即便是做不成親家,也不該把這些事胡亂說出去,還說得這般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