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3)(1 / 2)

妻心如故 霧矢翊 10285 字 4天前

爹過去,你也陪阿爹一起去給她老人家請安,好不好?”

阿竹一見老爹這種表情,便知道老爹要耍無賴了,伸出小胖手道:“我答應了阿爹,那阿爹也要答應阿竹一個條件才行。”

嚴祈文有些牙疼,但也知道小丫頭想幹什麼,想了想,便道:“行,等天氣好,阿爹帶你出去逛京城。”

“阿爹最好了~~”

“誰最好了?”

柳氏走進來,看到膩在一起的父女倆,忍不住笑起來,特別是見女兒圓乎乎粉嫩嫩的小臉,心裡十分有成就感。

☆、第 7 章

阿竹在江南出生,這輩子是第一次回京城,對京城可是好奇得緊。只是她一個小女童,沒有人帶出去,哪裡可能一人出去?家裡的那些堂兄們她不熟悉,見面只問個好,而且都要去族學上課,時間安排得緊,唯有自己爹是最閑且能帶她出門的人了。

如此過了一個月,嚴祈文終於兌現諾言。

正是春光融融之時,微風煦和,陽光明媚。

用完早膳后,嚴祈文便讓人套了馬車,帶阿竹從側門出去了。柳氏原本不贊成丈夫帶阿竹出門的,不過阿竹用她胖乎乎軟綿綿的身體在柳氏懷裡蹭來蹭去一翻后,架不住她那股撒嬌勁兒,只得無奈放行。

阿竹其實也有些糾結,過了年她就六歲了,但個子不長,肉卻長了一身,確實是個胖竹筒。縱觀家裡其他三個梅蘭菊,青梅端莊秀麗、青蘭俏麗活潑、青菊弱柳扶風,都是十分正常且有些纖弱身材的女童,就她長得胖乎乎的,而且個子也比正常的孩子矮一些,讓她擔心這輩子的身高。

“阿爹,你抱得累不累?”阿竹體貼地問道,她爹是個文人,估計沒有那麽多力氣抱她。

出了門,到了北定街上,嚴祈文抱着阿竹在街上逛着,讓馬車停在街頭一處專門停放馬車的梧桐樹下。

嚴祈文笑道:“再累也抱得住我的小阿竹。”

阿竹有些不好意思地絞着小胖手,認真地道:“我雖然吃得多,但每天都堅持着消食運動,可是就是長這麼胖。阿爹,我是不是很矮,以後會不會長不高……”她對這輩子的身高好擔心,生怕自己長得比普通人還要矮,這就悲催了。

嚴祈文低頭看着阿竹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頓時忍不住噴笑道:“是矮了點,不過沒事,你娘親小時候也是這樣,又矮又胖。不過等長大一些就會抽條兒了,屆時會變成好看的大姑娘了,到時……”也該嫁人了。

如此一想,心中悵然。

他和妻子柳氏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馬,柳氏是恩師的女兒。父親不喜他們生母,連帶的也遷怒上他和大哥二人,除了老四嚴祈安外,根本不管他們這些兒女,唯有祖父不偏不倚,但祖父最看重的唯有大哥嚴祈華,他反而是夾在後面順帶的。他自幼由祖父領着拜在恩師柳翰林門下,與妻子柳氏相識,後來恩師去逝,留下孤兒寡母,待得柳氏及笄后,他便排除萬難娶了柳氏。雖然家人最後同意這樁親事是因為他此舉贏得了好名聲,在士人中頗有聲名,不忘恩師,但在他心裡卻是真心實意想娶柳氏,夫妻倆也算是情投意合。

他們成親至今已有十年,卻只有一女,心裡說不盼個兒子是假的,只是無論和妻子如何努力,也不見消息,便也有些泄氣,將所有的寵愛傾注在唯一的女兒身上。可是也因為無子,便要受到家人的責難,往他身邊塞人,他卻是不樂意的。

因嚴祈文身上還有孝,倒是不好帶女兒去逛熱鬧的市集,帶她走了兩條街后,便又回到馬車上。馬車在那些熱鬧的街上慢慢駛過,只讓阿竹偷偷掀車簾過個眼癮,然後車頭一轉,便將她帶到了香山的凈水寺。

凈水寺香火併不旺,平時香客也並不多,不過這裡的素齋卻十分有名,嚴祈文今日便帶女兒過來嘗嘗齋食,也算是對小丫頭有個交待了。阿竹雖然更喜歡熱鬧的市井,但也知道老爹身上還有孝,還是謹慎些兒的好。

嚴祈文自幼在京中長大,對這裡可謂是熟門熟路。小廝嚴順早已派人去寺里打了招呼,待他們到了凈水寺時,便有小沙彌出來引他們入寺,直到一處桃花開得正好的院子里,來到一間簡樸的香房中。

香房裡已經擺好了素齋清茶,正好是午時,肚子有了些餓意,父女倆飽了個口服。

凈水寺的素齋素來有名,阿竹原不懂素菜能做成什麼天下美味,但當吃了凈水寺的素齋后,由衷地佩服古人的智慧及手藝,花樣百出,是她所難想象的,倒也算是開了回眼界。

“這筍子是取山上最嫩的春筍,春雨之後長得正適合的時候,便讓人挖出來。”嚴祈文為女兒科普,“凈水寺的大師用了特殊的法子將春筍腌制保鮮,既保留了春筍的鮮,又添了些別樣的味道。還有這道春雨如絲,用的是十種素材……”

阿竹聽得認真,這些都是見識和學問,是她急需要學習的。古今文化差異太大了,並非擁有上輩子的記憶就能橫行異世,若不仔細點,說不定哪天說錯了話,徒惹笑話,特別是她這種出身,更是不能鬧出什麼笑話了。

用完膳后,便有一位小沙彌告訴他們,住寺靜圓大師請嚴祈文去討論佛道。

阿竹並不奇怪,她爹還是個佛門信徒,雖然未出家為僧,但每每沐休時,都會去寺里大師講佛或與那些大師論佛,如此也造成了他在女色上的清心寡欲。

嚴祈文見阿竹先前吃了個小肚子突突的,怕帶她去聽不懂又無聊,便讓嚴順帶阿竹去桃林里看桃花消食,凈水寺素來安全,不必擔心會有什麼危險。

阿竹想了想,決定還是做個小孩子讓父親有點養孩子的樂趣吧,於是乖巧地和嚴順去逛桃林去了。

進了桃林,阿竹果然被那芳菲滿人間的景緻給吸引了,來到這個世界,總有那麽多所不能想象的風景可以欣賞,這是讓她最感動的一件事情。

阿竹走在桃林中用青石板鋪就的路上,一路張望着,卻不料前頭來了個人,差點撞了上去。

“胖竹筒!”

一道清潤的聲音響起。

這特殊的稱呼讓阿竹想到了一個人,仰頭看去,果然看到穿着一襲便衣的清俊雅治如唯美的風景般的少年。

她瞪大了眼睛,嘴角微微抽搐了下。

她還以為,自那次分別之後,自己這輩子估計會很難再見他了,就算見到,也因為身份之別、男女之別,不會有什麼交集,卻沒想到,會在這凈水寺里瞧見他。

原本清俊淡漠的少年不知怎麼地,一下子便笑開來了,彷彿吹皺了一池清水,笑得極清新雅治,瞬間從高冷男神范兒變成了親切大哥哥模式,眉眼烏黑如墨,更襯得他膚色如美玉般潤澤。

阿竹有些緊張,也有些僵硬,特別是這少年眯着眼睛看自己的時候,總覺得那種眼神怪怪的,下意識想要後退,發現自己一條麻花辮子不知何時被對方揪着,頭皮吃了一痛,不敢動了。

陸禹放開她的小辮子,然後捏了捏她白白嫩嫩的小胖爪子,笑道:“走,本王帶你去喝桃花酒。”

阿竹小小的身體不由自主地被拎着走了,只能苦逼地回頭看向嚴順和何澤等人。嚴順得知眼前清貴的少年是端王后,便不說話了,老老實實地跟着。何澤擡頭望着桃花,心想今年的桃花開得真好看,明年估計會有很多桃花酒,嚴姑娘您就犧牲一下自己吧。

到了桃花林間的涼亭,那兒已經備上了凈水寺特有的素齋和酒水,桃花酒算不得酒,只能稱得是特製的花釀,味道如青桃般清香,入口微甜。

陸禹親自給她倒了杯桃花釀,像大灰狼一樣引誘她。阿竹好漢不吃眼前虧,很聽話地喝了一杯,有些意猶未盡地舔舔唇,擡頭便見少年支着下巴看她,那眼神怪怪的。

“胖竹筒這些日子在做什麼?”陸禹倚着欄杆端着酒杯自飲自酌,漫不經心的語氣彷彿只是在關心個晚輩。背後是漫天桃花紛飛,清俊秀雅的少年宛然成了這滿天桃花中的點晴之筆,竟然美得如夢似幻。

如此視覺之美,自然極讓人飽了回眼福。不過想到他那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話,阿竹就有些蛋疼,她正牌的爹就在隔壁香房和凈水寺住持論佛呢。不過自己的日常也沒什麼好說的,便將守孝的日子說了一遍,連她自己都覺得凡善可陳,沒啥樂趣。

偏偏陸禹卻靜靜地聽着,等她說完后,方道:“胖竹筒,本王雖與你無師徒之緣,卻也教導過你些時日,若是誰欺負你了,給本王狠狠地打回去,若打不回去,你可不要說你認識本王。”

我本來就不認識你!阿竹腹誹道,哪有人會教個小孩子打架的,更不用說她還是個女孩兒,傳出兇悍名聲可不好。她爹娘會哭的,真的會哭的!

“乖啊,需要本王給你兩個武藝高強的侍衛作打手么?”

“……不用了。”他以為他是黑社會么?

果然,她的拒絕得來的是一隻玉質般雕琢而成的手捏住胖臉,捏得她淚眼汪汪。

阿竹小心地蹭了下屁股,離他遠一點,沒話找話說:“王爺今日怎麼在這裡?”

“嗯,來找靜圓大師蹭吃蹭喝,和胖竹筒一樣呢。”

才不一樣!阿竹對他漫不經心的語氣沒轍,想也知道他來這裡的目的不會如此簡單,便閉嘴不言。

☆、第 8 章

嚴祈文過來尋阿竹時,陸禹已經給阿竹灌輸了一番暴力學離開了。

阿竹木着臉,決定陸禹先前教她的那些還是不要告訴父親了,父親希望養個萌娃,可不想要個兇殘蘿莉。

高順倒是如實地向主子稟報了剛才遇到端王之事,嚴祈文對端王極有好感,這好感是建立在他是女兒的救命恩人之上,是以也沒有放在心上,只是隨意地問了下,知道端王叫阿竹去吃了些茶點后,便放下了。高順很想和主子說一說端王要將姑娘教成兇殘蘿莉的事情,只是看到嚴祈文的不在意,阿竹也頻頻向他使眼神,只得閉嘴不言。

父女倆在凈水寺門前買了些小玩意兒,便坐車回府了。

剛回到府,恰巧遇到也方拜訪友人回府的嚴祈華。

阿竹對這位看起來很嚴厲的大伯有些親切,蓋因這些年來,她爹娘能安安穩穩地到江南富庶之地上任,也全賴於他在京中打點,是個面冷心熱之人。或者說,嚴祈華對這位胞弟有着常人無法想象的耐心,嚴祈文生平最是敬重於他,使得阿竹對這位大伯也十分敬重。

“大哥。”

“大伯安。”阿竹笑着請安,聲音是孩子特有軟糯。

嚴祈華看向阿竹的目光微緩,摸了摸她的腦袋,對嚴祈文道:“你們方才出去?”

“是啊,去凈水寺與靜圓論佛。”

嚴祈華頷首,想了想又道:“下個月是西府二叔的壽辰,雖說因為孝期問題並不大辦,但咱們晚輩也不能失了禮,你便過去送份壽禮過去吧。”

嚴祈文忙應下了。現在東府嚴家雖然嚴老太爺還頂着靖安公的身份,但卻是個不喜庶務的,先老太爺去逝后,便由嚴祈華當了家。這也是先老太爺和嚴太夫人囑意的事情,幸得嚴祈華得先老太爺的精心教養,雖然事出突然,家族的庶務也極快上手。

辭別了嚴祈華后,兩人正欲要回院,又被春暉堂的方嬤嬤叫了過去。

方嬤嬤是嚴太夫人的心腹嬤嬤,伺候了嚴太夫人一輩子,嚴家上下對她都十分敬重,聽得她來傳嚴太夫人叫嚴祈文過去時,嚴祈文也不推託,牽着阿竹的手過去了。

“二老爺這是帶三姑娘去哪兒呢?太夫人好一陣子前就喚人過來找您了。”方嬤嬤笑問道。

嚴祈文笑道:“去了凈水寺。祖母尋我可是有什麼事?”

方嬤嬤笑道:“也沒什麼事,就是今兒天氣好,老夫人與太夫人說了些話,太夫人想起二爺了,叫您去說說話呢。”

方嬤嬤這不似回答卻勝似回答的話讓嚴祈文冷了臉,接着便無話。

到得春暉堂,嚴老夫人並不在,只有嚴太夫人。

父女倆請了安后,嚴太夫人將阿竹喚到跟前,撫了撫阿竹的臉蛋,滿意地對嚴祈文道:“竹丫頭的臉色好了許多,柳氏將她養得好。”

嚴祈文只是笑了笑,說是應該的。

然後嚴太夫人又問阿竹這些天和嬤嬤學了什麼,喜歡什麼,今兒去了哪裡,阿竹軟聲軟氣地答了,嚴太夫人讓人拿了些窩絲糖,讓丫鬟帶阿竹去隔間玩耍。

阿竹卻抱着窩絲糖,像只肥兔子一般躥到了她爹身邊,一副孝女的模樣道:“阿爹,吃糖。”然後怯生生地對嚴老夫人道:“曾祖母,阿爹也一起吃。”

嚴太夫人和藹地點頭,便見着那肥肥嫩嫩的小曾孫女直接窩在她爹懷裡,睜着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邊吃糖邊瞅着自己。想來一個剛到六歲的女孩兒也不懂什麼,嚴太夫人便歇了讓人將她帶去隔間。

嚴太夫人詢問了嚴祈文的生活起居,宛若關心孫子的慈祥祖母。祖孫倆說了會子話后,嚴太夫人感慨道:“你們兄弟幾個我都不操心,唯有操心你,眼瞅着你們也很快出了孝,屆時便讓老大走動,將你調回京里罷。”

嚴祈文聽罷忙道:“回不回京孫兒並不急,倒是在外邊也歷煉了一翻,見識不少,方知道以前在京里只有死讀書,很多世間事不懂。”

“你這孩子,咱們嚴家也不只靠你一個,在外八年時間也足夠了,是該回來幫你大哥了。”

嚴祈文想了想,決定還是閉嘴比較好,面上笑了笑。

嚴太夫人年輕時骨子裡是個要強之人,現在年老了,又經了許多事情,菱角已經磨圓了,看着他和藹可親,但那種強勢卻仍是留在骨子裡,見他聽進了她的話,心裡十分滿意,又看了眼邊吃糖邊瞅她的阿竹,說道:“你膝下只有阿竹一個孩子還是太孤單了。”

嚴祈文不說話了。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